淮北石台矿120万吨新井设计-煤矿设计说明书规范化系统的研制 毕业设计.doc

淮北石台矿120万吨新井设计-煤矿设计说明书规范化系统的研制 毕业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北石台矿120万吨新井设计-煤矿设计说明书规范化系统的研制 毕业设计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 矿区概述1.1.1 交通位置 图1-1 石台矿交通位置图 井田属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朔里镇和萧县永固镇管辖,南邻张庄矿,西接岱河矿和房庄矿,东以张庄向斜轴与永固井田相连。 区内铁路运输有矿用铁路经符夹线至符离集,可通往华东各工业城市,公路可直通徐州、宿县、阜阳等地,交通甚为方便。另外井田北有连霍高速公路,交通较方便。南邻张庄矿,西接岱河矿和朔里矿,东以张庄向斜轴与井田相连,北以16号勘探线为界,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公里,面积约22平方公里。 1.1.2 矿区气候条件 本区属季风湿暖带,为半湿润半干燥的大陆性气候。年最大降雨量1518.6mm,年平均降雨量861mm,最大月降雨量792.8mm,最大日降雨量207mm。年平均气温14.4℃,日最低气温-23.4℃,日最高气温-41.5℃,年蒸发量1809.9mm。 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平均风速3.4m/s,最大风速20 m/s。 降雪期和冰冻期为11月至翌年3月。冻土深度一般10cm左右,最大19cm。 井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 1.1.5 矿区供电 本矿现有两趟LGJ-70.35KV电源线,一趟引自马庄区域变电所,供电距离14KM。经验算,正常情况下两趟线路同时供电,当cosφ=0.85时,马庄区变――石台矿,14KM线路压降为2.28%,马庄变区――朔里矿――-石台矿,14+4.5KM线路压煤为4.23%。当一趟线路故障,另一趟负担全矿负荷时;马庄区变――石台线路压降为4.56%,均在许可范围内。 1.2 井田地质特征井田特征2 井田境界与储量 2.1 井田境界 在煤田划分为井田时,要保证各井田有合理的尺寸和境界,使煤田各部分都能得到合理的开发。煤田范围划分为井田的原则有井田的储量,煤层赋存情况及开采条件要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 保证井田有合理尺寸;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划分,如地质构造(断层)等; 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间的关系。 矿井工业储量工业储量是指在井田范围内,经过地质勘探厚度与质量均合乎开采要求,目前可供利用的列入平衡表内的储量,即AB+C级储量。 Q=100S×M×γ/cosα (2-1) 式中: Q——为井田工业储量,万t; S——井田面积,km2;M——煤层平均厚度,5.5m; γ——煤的容重,t/m3,1.4t/m3 α——煤层平均倾角,°; cos17°=16199.81万t。 2.2.1 井田勘探类型井田勘探类型矿井工业储量的计算及储量等级的圈定矿井可采储量计算可采储量时,必须要考虑以下储量损失工业广场保护煤柱; 井田边界煤柱损失; 采煤方法所产生煤柱损失和断层煤柱损失; 建筑物、河流、铁路等压煤损失; 其它各种损失。 各种煤柱损失计算 工业广场保护煤柱本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t/a,按《煤矿设计工业规范》,占地面积应在占地面积m2的长方形,面积为:10.5×104m2,尺寸为300×350m2的长方形。 工业广场位置处的煤层的平均倾角为17°,工业广场的中心处在井田走向中央,倾向中央偏于煤层中上部,其坐标为:该处表土层厚度为50m。主井、副井、地面建筑物均在工业广场内。工业广场按大型矿井Ⅱ级保护,留围护带宽度为15m。 本矿的地质条件及冲积层和基岩层移动角见表2-1: 表2-1 矿井地质条件及冲积层和基岩层移动角 广场中心煤层深度 煤 层 倾 角α 煤层 厚度 冲积层厚度 冲积层移动角Φ 走向移动角 δ 下山移动角 γ 上山移动角 β m ° M m ° ° ° ° -330 17 5.5 50 35 73 55 75 由此根据上述已知条件,画出如图2-1所示的工业广场保安煤柱的尺寸,并由图得出保护煤柱的尺寸为: 工业广场保护煤柱示意图 S=梯形面积=1/2×(上宽×下宽) ×高 =1/2×(624.5+773.01) ×794.25 =554999.37m2 (则工业广场压煤为:Q1S×M×r/cosα (2-1) =1.4/ cos17° =t (2)井田边界煤柱损失Z按下式计算: Z=(Q-P) ×C (2-5) 式中:Q——矿井工业储量, P——各种永久煤柱的储量之和, P=446.875+454.696+253.538=1155.109万t C——采区回采率,厚煤层不低于0.75;中厚煤层不低于0.80。薄煤层不低于0.85;设计开采的3煤层属厚煤层,采区回采率取为0.75。 则计算可采储量为: Z=(Q-P) ×C=(16199.81-115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