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渊之珠 开山之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沉渊之珠 开山之作   当今,在中国古琴界,顾梅羹(1899-1990)教授的《琴学备要》可谓人人皆知。但顾老师的另一著作――《中国音乐史》,在中国音乐史学界却鲜为人知,其实这是20世纪编著最早的中国音乐史著作,由当时的山西育才馆石印线装成书。   一、《中国音乐史》一书的发现经过   20世纪60年代初,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的中国音乐史课,原是由杜六石老师任教。至今犹记,当讲到隋唐部分时,杜老师是请顾老师给我们上的课。那时我已经听说,顾老师是那个世纪最早编写《中国音乐史》的人,但在给我们上课时,并没有见过顾老师编写的音乐史教材。于是我就问顾老师,他说那是他20岁时到山西育才馆教授中国音乐史课而编写的教材,翌年初春即石印成书。这本《中国音乐史》,还有琴谱、藏书和家里的多张老琴,统统毁于1937年的长沙大火。他还指着挂在墙上的琴说:这四张是随身携带在外的,不然也被烧了。提起这些往事,老师当时那心痛的表情,我至今难忘!   光阴似箭,转眼间五十年过去了,2012年仲夏,郑州洞林大觉禅寺住持延若法师,在山东德州一家古玩店中发现了顾老师的这本《中国音乐史》,当时店主说要八百元,因看是出家人,后降至五百元出售给延若法师。   说来真是有奇缘。延若法师从小喜爱古琴,但出家后一直没有遇到老师。2007年有机会在洞林寺和我弟弟丁家范会面,听弹筝后,开始向丁家范学习古筝,2010年又开始随我学古琴。在学琴之前,有一天我和刘居士一同到洞林寺,延若法师听说我们来了,他说他早就准备好一部琴谱想让我看看。午饭过后,我到了客堂,一看他从书房拿出的却是一套我老师的著作――《琴学备要》,那时他并不知道我的老师是谁。于是我就从清代咸丰年间古琴家、四川青城道士张孔山说起,又说到顾老师的先祖父百瓶老人顾玉成,张孔山亲授其三十余曲,“最得张之神髓”(《历代琴人传》)。这些琴曲后来都载人了百瓶老人的《百瓶斋琴谱》。又说到恩师顾焘,字梅羹,别署琴禅,祖籍四川华阳,自幼跟着祖母读四书五经,12岁开始跟着父亲顾哲卿和叔叔顾卓群学琴,第一首曲子就弹《醉渔唱晚》,当时传为佳话……   延若法师一回到郑州,即给我打电话,我当天就赶到洞林寺。延若法师说:“发现《中国音乐史》这本书时,翻开首页,见有‘华阳顾焘辑述’几个大字,真是如获至宝,当初别说要八百元了,就是要八千,我也得想法购得。”   这是一本16开的纸皮线装书。我从延若法师手中双手接过书来,翻开书皮,只见扉页上盖有一方约两寸长的长方形朱印,“山西省立国……民师范……”等字样隐约可见。翻开首页,见首行顶格是“中国音乐史”,下有署名“华阳顾焘辑述”(见彩色插页)。霎那间真是眼前一亮,犹如沉渊之珠忽跃人间。恩师九十多年前的著作,我能在今日有缘看到,当时心中的激动与喜悦,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一气看完前后的绪论和结论,崇敬与感激之情涌上心头。不了解内情者,很难相信,这是一位二十岁的青年所写,翌年初春即石印成书,成为20世纪编著最早的《中国音乐史》。   二、山西育才馆与《中国音乐史》   顾老师的《中国音乐史》前有“绪论”,后有“结论”。在结论之后,只顶格在末页的最左侧行写有“中国音乐史终”字样,但并未记编印年月(见彩色插页)。那么,这本书究竟是哪一年印刷成书的?回忆起顾老师在“沈音”曾经说过,他二十岁时应邀到山西育才馆和国民师范教授古琴、中国音乐史和古典文学,并编写了古琴和音乐史的教材。音乐史教材于次年初春即石印成书,以供开课使用。顾老师是1899年出生,20岁时当是1919年,这与他在育才馆同事孙森的《元音琴社回忆录》中的记载完全一致。   孙森,字净麈,号菊痴,为顾卓群琴弟子。他在《元音琴社回忆录》中写道:   春回岁转,绿柳才黄。南窗寄傲,风拂琴床。回忆十六年前之今日,正太原元音琴社诞生之日也。今昔之感,未免百端交集,不禁援笔而书元音琴社回忆录。缘民国七年,以论画而识南海布衣招学庵,以言诗而识侠仙傅雯绮,二君皆精于琴学。复以委中李冠亭学琴于侠仙……。风清月白,时常鼓动冰弦……。冠亭复赞学庵指法,学庵逊谢,称西蜀顾卓群,超妙入神,冠亭因集同好,聘顾君来晋,谋立琴社,提倡三晋琴学。复言之当道,以顾为琴社主讲,并担任自省堂鼓琴……。因此又得与顾君识。立琴社之名为元音,森书其额,署于体育会,顾即于此下榻焉。……次年当道谋振兴雅乐,顾君与张公芹荪,推荐吉安彭君祉卿、浏阳杨君友三、杭县沈君伯重、并顾侄梅羹,由长沙相偕莅晋,济济一堂。育才馆设雅乐班,有志复古者,争先恐后,投入肄习。彭、杨、沈、顾各出所学,撰述乐理讲义,分门别类,既详且尽,并授琴操指法。一时三晋乐风,为之一正。各处琴学家来赴琴会者甚众。九嶷山人杨时百,亦来与会,并住教育厅莳薰精舍半载有余。森不禁技痒,遂研究造琴,并撰五均图说,及问答……。众学子虽志在高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