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法庆:中国公益广告第一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法庆:中国公益广告第一人    他不是什么大老板,却在一年中拿出43万投入环保公益广告,落款一律5个字――“农民陈法庆”。这个奇人面对坎坷和非议,环保之路上倾尽家资志犹酣。      管闲事,被人接二连三报复      1967年3月17日,陈法庆出生在浙江省浦江县杭坪镇程家村。他出生8个月时,父亲和姐姐都因没钱看病相继去世。家里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母亲实在养活不起,正好邻乡有对夫妻不能生育,便把他给了那户人家。   可命运多舛的陈法庆5岁时,养父又不幸病逝,6岁那年家里遭大火,导致患双耳中耳炎无钱医治,造成耳膜大穿孔,现听力二级残疾。8岁时,他随养母改嫁来到现住地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奉口村。陈法庆家门口不远处就是东苕溪河,那时的他万万没有想到,日后他会为这条河打官司。    家境贫寒,14岁的陈法庆上初二时便辍学了,但他一直喜欢看报,一有空就到生产队长家看报纸。后来他有了收入自己订报,最高时一年订了1800元的报纸。当从《浙江科技报》上获知肉鸡饲养市场潜力大的信息时,他便辞了小工租房养鸡,凭着过硬的养殖技术使家境逐渐好转。同时,陈法庆从报纸上了解到,全世界污染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中国竟占了8个。从此他开始关注中国环境问题,并通过自费调查发现,不少企业污染相当严重,经过深思熟虑后,一个念头从他心底油然升起:我虽是个农民,也得为乡亲们做点什么。   1992年,陈法庆与人合伙买了3条水泥船运石料。在业务交往中陈法庆发现有人开假发票逃税,赚了钱还坑国家,陈法庆决定举报他们。1998年,他向当地政府举报一个石矿偷税,结果遭到报复被殴打,右眼伤势严重,一个月内动了两次手术。按说这个“教训”应让他变得谨慎起来,可陈法庆却壮了胆:“我举报别人,心虚的是别人,我不应该像做贼一样。”后来,每次实名举报人家之前,都会先登门正告人家“我要举报你”。如果对方闻过即改,他则不予追究,否则就付诸行动。为此,陈法庆得罪了不少人,一连串的报复接踵而来。   2004年6月22日晚,睡梦中的陈法庆养母被一阵“劈里啪啦”声惊醒,睁眼一看,不好,家中冒出火光了!她连忙疾声呼救。短短几分钟,大火便笼罩了陈家宅院。陈法庆那天恰好外出办事,等他闻讯心急如焚连夜驱车回来时,面对他的是面目全非的家,养母正伏地号啕大哭。他一把拥住养母说:“妈,您平安无事是苍天有眼庇佑好人,您辛苦一辈子,70多岁的人,还要受这种惊吓,是我害了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火灾发生后的第6天,在距余杭区仁和镇政府、仁和派出所仅10米的唯一交通要道上贴出了一张醒目海报:陈法庆今天到你家,你不在只有你老母一人,不然早就炸掉你家了。从1992年开始,他家的电话常常深更半夜急促响起,威胁、恐吓成了家常便饭。面对每天可能随时降临的风险,他对村里人坦然微笑说,有惊无险,我已经习惯了。      请民愿,他敢状告省政府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仁和镇2.5平方公里范围内,大小有11家石矿,矿点密集度和年开采量居浙江省第一。但生产方式很原始,生产车间露天或半敞开,噪声震耳欲聋,粉尘遮天蔽日,碰上吹北风,粉尘还会南下吹到杭州城区,方圆几个村近2万人就在这种恶劣环境中生活了20多年。   从1999年开始,陈法庆多次给镇、区政府和环保部门打十余次电话投诉但效果甚微。忍无可忍的陈法庆于2002年6月以“不履行法定职责”为由将余杭区环保局告上法庭,因为《环保法》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陈法庆怕家人反对,打官司的事一直瞒着家人。他多次请律师,但均遭婉拒,无奈他只好花钱买书自学环保法律法规。为搜集证据,又花8000元钱买部DV摄像机,在石矿企业周围连续拍了5天,在他拍下的镜头画面中,漫天飞扬的石矿粉尘污染触目惊心!法院经审理认定,粉尘噪声污染严重存在是事实,但环保局已履行法定职责多次下达整改通知书,造成污染现状依旧是因石矿业主未按环保局要求去整改,结果陈法庆在这桩轰动一时的公益官司中输了。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官司经媒体广泛报道后,引起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的高度关注。他在有关报道上批示:请法规司阅,这是一件好事,望认真研究,将此事变成促进严格执法、环保局与群众共同执法的动力。再后来,余杭区环保局和仁和镇政府联合成立粉尘、噪声综合整治工作组,一举减少了80%的粉尘和噪声,使矿群附近近2万人呼吸上了清洁空气。   此举使陈法庆成为名噪一时的环保名人。他自此一发而不可收,拉开了终身致力于环保公益事业的帷幕。   之后不久,陈法庆又发现流经村边的东苕溪,因船舶运输建筑石料而造成溪水严重污染,浑浊的河面上漂着五彩的油污、粪便和形形色色的塑料垃圾杂物,有时候水体颜色还会变红。东苕溪是杭州市区和余杭区主要生活水源地,承担着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