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刚竹毒蛾的防治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赤水市刚竹毒蛾的防治技术   摘要:指出了刚竹毒蛾是贵州省赤水市毛竹产区发生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影响毛竹出笋率,导致产量下降,其幼虫危害竹叶,属周期性局部发生,对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后证明,未造成灾害性发生,通过此次防治工作,总结了一些常用防治技术。   关键词:刚竹毒蛾;毛竹;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Q969.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185-02   1 引言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属鳞翅目毒蛾科竹毒蛾属,主要危害寄主植物为毛竹、慈竹、白夹竹、寿竹等。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竹产区。近年来在贵州省赤水市毛竹主产区葫市镇、元厚镇、丙安镇、两河口镇、长沙镇等地周期性发生。若大面积发生,会影响出材量和出笋率。赤水市毛竹林面积达51万亩,在2015~2016年度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发现,刚竹毒蛾分布广,毛竹主产区均有周期性发生,由于林业主管部门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未造成?暮π苑⑸?。   2 发生规律   赤水市刚竹毒蛾一年发生3代,第3代以卵或1~2龄幼虫在叶背过冬。翌年3月下旬,日均温在12℃以上时,越冬幼虫开始活动,越冬卵也陆续孵化为幼虫。4月下旬至5月下旬幼虫大量取食危害毛竹,吐丝下垂随风飘荡转移到其他竹株,若未采取防治措施,蔓延速度快,5月上旬至6月初幼虫危害最严重,6月中旬至7月上旬老熟幼虫开始吐丝结茧,6月下旬至7月下旬均可见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中旬成虫产卵盛期。8月下旬进入第2代,大量的卵孵化成幼虫,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幼虫4~7龄爬行速度快,取食量大,危害严重,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幼虫老熟大量吐丝开始结茧,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成虫破茧而出,变成刚竹毒蛾。12月上旬至12月下旬刚竹毒蛾开展产卵孵化,进入第3代,此时气温低,幼虫和孵化的卵开始越冬,即第3代为越冬代[1]。   刚竹毒蛾一般先发生于阴坡面,然后蔓延到阳坡和山脊。赤水在海拔500~800 m的乡镇葫市、元厚、两河口等高山地区的毛竹林均有发生刚竹毒蛾危害,刚竹毒蛾的大暴发与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2]。   3 生活习性   初羽化的成虫,静伏于茧的周围,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白天停息在竹林叶丛中或屋檐增壁上,受惊后能短距离飞行。刚孵出的幼虫一般停息在卵壳附近,群集于竹叶背面取食竹叶,幼虫7龄,偶见6龄,少数8龄,1~3龄幼虫食叶量不大,仅占总食叶量的3%左右。4~5龄食叶量占17%,6~7龄的食叶量占总食叶量的80%。1~3龄幼虫有吐丝下垂的习性,可随风飘荡转移到其他竹株取食危害,4~7龄幼虫善于爬动,有假死现象,遇到惊动身体卷曲成卷虫,弹跳落地,稍缓又沿竹杆爬上竹冠。成、幼虫都具有趋光性[3,4],幼虫脱皮前有1~2 d不食不动,老熟幼虫近结茧前,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吐丝结茧,经27~95 h,平均42.6 h的预蛹期后化蛹。刚竹毒蛾绝大多数结茧于竹叶背面,少数在竹叶和竹杆上。   4 防治技术   4.1 营林措施   可利用冬季和夏季毛竹林改造抚育时, 将地面、竹竿上的虫卵、蛹、幼虫消灭。在植树造林时提倡营造混交林,毛竹与杉木或其他杂木混交的林分,林相复杂,生物群落比较丰富,鸟类也较多,能够控制该害虫的大发生。   4.2 生物防治   该虫捕食性天敌很多,主要有蚂蚁、猎蝽,还有很多寄生性天敌,如卵期有黑卵蜂[5,6]、旋小蜂及跳小蜂,幼虫期有绒茧蜂、黑瘤姬蜂、日本追寄蝇等[7]。在2015~2016年度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过程中,赤水市刚竹毒蛾天敌自然寄生率高达80%,且至少发现3种蛹寄生蜂,这些寄生天敌对该虫的发生发展有很大抑制作用,也是赤水地区不用采取药物防治也未造成大爆发的原因。   4.3 灯光诱杀   利用成虫趋光性的生活习性,夜间诱杀成虫,降低虫口密度。在毛竹林里悬挂新型飞蛾诱捕器或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悬挂时诱捕灯离地面1.5 m高,周围空旷,透光好,避免挡物。诱蛾时期最好选择在成虫开始普遍羽化至羽化盛期进行。   4.4 应急防治   4.4.1 采用植物原农药防治   刚竹毒蛾发生面积大时可采用1.2%苦参碱?烟碱烟剂,防效达97.8%[8],该药是以烟叶、苦参等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研制而成的植物杀虫剂,对害虫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和一定的熏蒸作用,该药剂持效期长,施药后害虫死亡高峰期在12~72 h,持效期达6~7 d,该药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残效期长、对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是化学农药的理想替代产品。   也可用白僵粉或森得保生物农药(BT与阿维菌素复配)在4~5月进行林间喷粉防治刚竹毒蛾。   4.4.2 化学防治   如遇刚竹毒蛾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