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西湖,杭州还有温润的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除了西湖,杭州还有温润的河   如果说西湖成就了杭州的气质,那么,大运河则打下了杭州繁盛经济的基础。   杭州河多,大运河、中河、东河、贴沙河、浣纱河、上塘河、西溪等生生不息的流水,就是杭城从古到今的呼吸。   河边有无以计数的埠头。从清晨的洗漱到夜色映衬下的情侣呢哝,河埠头的石缝里掩藏了多少岁月变迁和人生故事。这些故事,在调和了温润的水气之后,又日日夜夜滋养着河边的杭州人。   进入杭州的门户   1870年1月16日,年轻的传教士美国人莱昂坐船沿着大运河进入杭州,船一直顺着城内的中河深入到市中心的万安码头。“一个河流遍布的城市”,这是杭州给他的第一印象,也是许多首次来杭州的外国人难以忘怀的景象。   1899年初春,英国女传教士、著名旅行家毕肖普夫人从上海坐船到杭州,不由得惊呼“进入杭州的那条运河美极了!”   她这样写道:“乡间的景色相当迷人,房屋、村庄、桑园、寺庙、树林、神龛和牌坊等,如走马灯一般在我们眼前经过。岸上的每棵树上都缠绕着紫藤属植物,一簇簇丁香花从树上挂下来,几乎触到水面。田里的大豆正在开花,草木青翠欲滴,我们犹如行走在画中一般……我的船静静地溯流而上,直至来到一个船闸跟前,从那儿我的船被提升到一条更加宽阔、直通杭州城内的水道。杭州城的三面都被运河环绕,并且还跟四通八达的其他可航运河连接。随处可见如画般美丽的石拱桥,可以沿着这些运河轻松抵达城内的大部分地区。”   杭州是座水城,除了西湖,还有许多条河道,日常的交通运输全靠这些河道里的船。而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就是进入杭州的门户。   一个王朝的注脚   公元581年,杨坚把北周小皇帝赶下台,自己坐了龙椅,改国号隋,然而,这个王朝只存活了38年。对于漫长的中国历史来说,38年实在太短暂,短得来不及转身,可是正是这个短命王朝为中国留下了一条人工河――大运河。   隋炀帝杨广大概是历代皇帝中口碑最差的了,好大喜功,骄奢残暴,但不能否认他有着宏大的帝王抱负。在那片年轻的国土上,他开始了大手笔的建设,同时也是大手笔的毁灭。   公元605年,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隋炀帝下令开挖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其实,早在584年,他的父亲隋文帝就已经在北方开启了运河工程,而在隋炀帝手里,这项工程变成了举国大业,征调民工数百万人,男子不够就抓妇女,半年就开出了两千里的河道。   这一切,只是因为隋炀帝想下江南。那一年的8月15日,隋炀帝从洛阳启程,乘坐一艘巨大的龙舟,带着数千艘的船队和数万人的宫廷排场,心满意足地沿着运河向扬州进发。   这一次玩乐激起了隋炀帝的兴致,610年,他下令开挖长江以南的运河,这次的终点是杭州。   从长江边的镇江到杭州的江南河,“八百余里,广十余丈”,运河两岸筑有御道,栽种了柳树,修建了离宫和粮仓。至此,杭州从一个江南小县走到历史前台。而这条大河,也成为一个王朝的注脚。   大运河工程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以一条人工运河连接起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正是这条大运河的开凿,使得南北交通空前活跃,畅通发达的水运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当时运河上“商旅往返,船乘不绝”。   这条古老的人工河,对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它不仅加强了隋唐王朝对南方的军事与政治统治,而且使南方的物资能够顺利地到达中原的洛阳和长安。在有利于军事和政治的同时,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强。   因运河而繁盛   作为京杭大运河南端的起点,杭州成了东南交通的枢纽,也是各省货物集散的中心,明代时就有安徽、福建、江西等地的商人长期住在杭州。   商业的发达使杭州成了一座繁华的商业城市。如果说西湖成就了杭州的城市气质,那么,大运河则打下了杭州繁盛经济的基础。所以人们常说,是运河哺育了杭州。   京杭大运河由杭州城北入城,流经城北一带时,留下一片热闹景象:?\河沿岸商号林立,市井嘈杂,商店货栈仓库的后门就是码头,各种货物都在此地进进出出。有了运河,原本被隔在城墙以外的湖墅一带成了“银湖墅”。   以前,杭州几乎所有货物的进出都是走水路,不是来自城南的钱塘江,就是城北的运河码头。   杭州人章胜贤拍摄的一张老照片,让人们见识了三四十年前依然繁忙的运河景象:满满一船的缸甏(甏是杭州方言,指口小肚大的咸菜坛),正停在运河的码头旁,等着交易、卸货。   水缸,是旧时江南人家过日子最离不开的物件,盛水养鱼,栽花腌菜,老杭州话里有“锅儿缸灶”一词,用来代指人们的饮食起居。   旧时杭州的缸甏,大多是从江苏宜兴通过水路运过来的。这类陶制品,体大、价廉、易碎,如用车马运输,损耗较大,用船走水路运输的话,既便宜又稳当,而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