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赏析 高中生制作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蜀相赏析 高中生制作ppt

《蜀相》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翻译:到哪里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汉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 “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 “森森”:是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   ;  这首联两句,前句是自问,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联系杜甫生平,表现出他对诸葛亮挽救时局的仰慕。 后一句是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翻译: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映阶”,映照着台阶。古代的祠庙都有庭院和殿堂。 “好音”,悦耳的声音,形容鸟的叫声好听,这里指鸟鸣。    ;这颔联两句,犹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近,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已被后人遗忘。 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含蓄地表达了杜甫对这些景物的与众不同的特殊感受——盎然春意固然是美好诱人的,可是丞相祠庙 却是如此寂寥冷清,悄然而无人迹,只有诗人形只影单而来,孤寂伤怀而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翻译: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 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频烦”,多次地烦劳。 “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 “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 “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汉,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    《蜀相》这首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前后两个部分以一个??自”字,一个 “空”字为纽带。诗人看到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伟人的祠庙竟变得如此破落,荒凉,从而引起种种感慨。此诗看似抒发吊古之情,实际上也是作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感谢CCTV 感谢TVB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