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doc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对探究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能利用简单器材做空气成分的探究性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探究空气成分的问题意识;培养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喜欢大胆想象。 3、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知道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空气。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三个水槽(水槽内粘有蜡烛、装有适量红水);大、小不同的瓶两个玻璃瓶;火柴;盛水的杯子。 2、演示实验材料:乒乓球、水槽;其它与分组实验材料相同。 3、教学课件、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猜谜语:今天呀,有个时时刻刻和你相伴相随的朋友,要和你一块儿来上科学课,请你猜猜它是谁?(课件出示) 奇 妙 奇 妙 真 奇 妙 , 占 据 空 间 摸 不 着 , 无 孔 不 入 看 不 见 , 每 分 每 秒 都 需 要 。 对 了 , 它 , 就 是 。 我 们 来 和 交朋友, 手 拉 手 去 体 验 科 学 的 奥 秘。 (学生朗读并揭示谜底:空气。) 2、趣味小实验:对,是空气。这节课咱就研究空气,老师先做一个小实验考考你,看你对空气有多少了解。 小球浮在水面上,罩上去了底的饮料瓶(实验前要拧紧瓶盖),小球还会浮在水面上吗?(学生猜测,教师演示:小球沉入水底。)小球为什么会沉入水底?你有办法让它上来吗?(学生谈方法,教师拧开瓶盖,小球浮上来。)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 同学们真聪明,以上现象说明空气占据空间,你还想知道关于空气的哪些秘密?欢迎你提出来。 学生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设计一个谜语和一个小实验,不是对前一课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主要意图有三:其一,通过猜谜语唤起学生对空气的已有认知;其二,通过小实验再现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是为下一步“探究空气成分实验”之后的分析作知识性铺垫;其三,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空气的兴趣。 二、探究空气中至少含有两种气体 (一)认识燃烧只用去了一部分气体。 师:空气朋友想让同学们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小实验来研究空气中究竟有什么(板书课题:空气的成分)。先来看看它给我们准备了哪些材料? 学生列举材料名称:三个水槽(水槽内粘有蜡烛、装有红水);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瓶;火柴;盛水的杯子。 师:看到这些材料,你认为实验将会怎样做? 学生汇报实验方法。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初上科学课还不到一个学期,实验方法的习得以及实验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培养。给学生明确研究内容,要求学生观察实验材料,预想实验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实验有一个心理准备,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师:(出示实验装置图片)现在,如果点燃三支蜡烛,再用大小不同的两个饮料瓶,分别罩住其中的两支蜡烛,猜一猜可能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哪支蜡烛先熄灭? 学生汇报猜测结果(被瓶子罩住的蜡烛会熄灭,小瓶子内的蜡烛先熄灭,因为小瓶子内的空气较少。) 师: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时发生的现象就能找到答案(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1、点燃蜡烛之后,瓶子要同时罩住其中的两支蜡烛;2、尽可能把蜡烛罩在瓶子的中央,先扶一会儿再松手;3、瓶子罩住蜡烛后就不要往外拿了,后面还要用它做实验。 (出示实验记录表:用你喜欢的符号在图上标出实验时有变化的地方。)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认真观察,观察后不乱动瓶子,认真整理记录表。) 师:老师给各小组3分钟的时间,互相说一说你观察到的现象,谈谈你的发现,把自己的记录补充完整。 学生组内进行交流。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 1、你画了几个圈,你有哪些发现? (小瓶子罩住的蜡烛最先熄灭,大瓶子罩住的蜡烛后熄灭,蜡烛熄灭时,瓶子里涌进一些水;在空气中燃烧的蜡烛没有熄灭。) 鼓励学生说出所有的发现。 2、被瓶子罩住的蜡烛熄灭,这说明了什么?(瓶子里没有支持燃烧的空气了) 3、水进入瓶内,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瓶子内的空气减少了,腾出了一部分空间,水就占据了这部分空间。)空气为什么会减少?(燃烧要消耗一部分空气) 4、瓶子里还有空气吗?你为什么这样认为?(瓶子里还有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水会涌进更多,由于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水只占据了瓶子的一部分空间。) 5、用什么方法来证明瓶子里还有空气?(将其中一个瓶子倾斜,瓶子里有气泡冒出。) 6、师生达成共识: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燃烧要消耗一部分空气,这部分空气支持燃烧(板书:一部分空气支持燃烧)。支持燃烧的这部分空气被用掉之后,蜡烛也就熄灭了。 设计意图:实验前预想实验现象与结果,让探究新知的过程与学生的已有认知发生联系,符合科学认知的一般规律;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操作水平,教师进行必要的实验演示与指导,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