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第二章中药材质量与中药资源的区划
史忠植 高级计算机网络 第二章 中药材质量与中药资源的区划 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中温度、光照、水分、土壤条件是制约药用植物生存和发展的直接因素,而地理、地形和地貌决定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的分配和特征。 地貌、气候、土壤和人类活动是影响药用植物资源形成和分布的四大因素。认识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规律必须建立在对药用植物资源本身的种群结构和具体区域的四大因素进行广泛调查和研究基础上。 第一节 中国中药资源区划 中药资源由下列部分组成:12809种 药用植物: 87% 药用动物:12% 药用矿物: 1% 因此,药用植物资源是中药资源的主体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中药资源,一是要调查和研究这些资源分布规律,二是要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的区划才能实现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一、 中药区划的目的和任务 中药区划的基本目的: 是按照中药资源分布的自然规律和中药生产的客观经济规律,因地制宜指导中药资源开发和生产 。 中药区划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 (一) 正确评价中药资源特点,为合理开发中药资源,尤其是充分发挥地道药材优势提供科学依据。 1、了解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及其消长规律; 2、探明影响中药资源分布、数量与质量变化和资源开发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3、掌握各地中药生产,包括野生种类的采收和捕猎、家种(养)药材的种植和养殖、新品种引种、矿物药的采掘、中药资源的加工等综合利用,以及中药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二) 深入开展适宜区的分析研究,为变野生资源为家种、家养提供科学依据 每种中药资源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但这并不意味每种中药资源在分布区内所有地方都能生长,只有在适于它们的生态特性的生境中才能生长,即所谓“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家种药材的分布状况除了受自然条件所制约外,同时还受交通、劳动力、经济水平、种养技术的影响。 (三) 揭示各地中药资源与药材生产的地域性特点,为调整药材生产结构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 药材生产的区域化是药材专业化生产在地区上的反映。所谓药材生产专业化是指一个地区,根据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以地道药材为重点的最适宜品种,并且使这些品种的生产在该地区药材生产中占绝对优势。 (四) 合理确定不同地区药材生产发展方向,为制定药材生产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区划是规划的前提,规划是区划的实施,有了中药区划,并使之与规划密切配合,才能使药用植物生产达到持续、稳定发展的目的。 二、 中药区划的原则 中药区划:是对不同等级地域单元系统内的药用植物进行区划。 与地域系统内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发展中药生产的方向、途径和措施等具有相对一致性。 在中药区划的同时,不仅要考虑各地的自然生态指标,而且还要考虑对中药资源开发和生产有直接影响的社会以及经济指标 。 (一) 中药生态条件的相对一致性原则 中药资源是在一定的气候、地貌、土壤和植被等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长期发展的结果。 不同的气候、地貌、土壤等自然条件下所形成的中药资源分布是不同的,如甘草和麻黄分布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槟榔、益智等分布于高温多湿地区,当归、木香和黄连等分布于高寒山区。 (二) 中药生产特点的相对一致性原则 在分析资源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地区的主要种类及其组合特征,按中药生产区域差异,确定不同等级的地域单元。可划分出的中药区中,一级区主要代表药材种类产量、蕴藏量可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二级区可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代表种类的地道药材产区通常位于该中药区范围内 。 (三) 中药生产发展方向和途径的相对一致性原则 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中药区药材生产专业化发展趋势。如以野生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为主,或是以家种家养药材为主,这是两种不同的经营方式。如我国东部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以家种家养为主,而西部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多数则以野生中药资源开发为主。 (四) 中药区划与农林业区划相协调原则 许多药用植物本身就是植被的组成部分,有的甚至是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空间 。 植物群落对于某些药用植物来说也是赖以生存的条件和场所。 如东北的红松针、阔叶混交林便孕育了人参、细辛、五味子、黄檗、刺五加等众多重要中药资源,而其中刺五加在空间上占据红松阔叶林的分布地带,在时间上处于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砍伐后次生林发育阶段。 中药资源的分布和分区,不能脱离植物群落,中药区划应同植被区划相协调。 有些药用植物本身就是划分植物区系的标志种,如东北的人参,华北地区的酸枣、连翘。有些药用植物还是某地区的特有种或特有属,如中国喜马拉雅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