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亚威用生命记录彝族文化
李亚威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她是国家一级编剧、专业导演。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深圳市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主席、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会长。是楚雄州的荣誉州民。
10多年来,她先后为楚雄创作了41集大型人文风情丛片《火之舞一一告诉你一个楚雄》,电视纪录片《中国有个暑立里》《腊湾舞者》《彝乡赛事》,高清电影《油菜花开》及62期栏目节目《文明的故事》,原创音乐专辑《山间回声》等大量楚雄彝族题材的作品,获得了中国电视金鹰奖、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及四川“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亚洲制作奖”、意大利米兰第二十九届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荣誉奖等多个国内外奖项。
为了能迅速将中国彝族濒临消失的文化抢救下来,她在10多年中,在深圳与楚雄之间和时间赛跑。从未拿过一分酬金,还不断筹集款项,搭上自己的钱包,有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记录彝族的文化,创造了一部又一部高质量的作品。
2000年5月,李亚威受楚雄市委宣传部的派遣,创作以招商银行已故扶贫干部臧金贵为题材的剧本《爱在远山》来到楚雄州。此时,她在深圳已创作了电视电影《深圳故事》等一系列作品,先后获得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等多项荣誉,成为深圳影视界领军人物。当时的深圳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凭李亚威集“创、编、导、拍、制”于一身的本事,广告片、企业宣传片、热播的电视剧,一本万利是举手之劳的事。可是,当她发现了一个个民间老艺人相继离世,彝族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严峻现实。她放弃了深圳优越的创作环境,一留至今。
用生命?o录彝族文化,拍出一批高质量的影视作品
拍《火之舞一一告诉你一个楚雄》时,她带着摄制组在楚雄的崇山峻岭间穿梭,走遍彝族乡的10个县市50多个乡镇,行程达2万多公里,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有一次她在海拔3千多米的昙花山拍片,得了重感冒,她硬顶着高烧坚持拍片,烧得昏沉沉的她还不忘嘱咐工作人员:“如果我不行了,一定要把我的房子卖了把片子拍完啊,我是一个人,人家可是一个民族!”下山时,她还惦着另一个场景的拍摄,大家心疼她就没叫她,当她醒后得知拍摄点已经过去了时,不禁放声大哭,怪大家不叫醒她。为挖掘保护彝族古老的玛咕舞,她多次到偏僻的腊湾村跟拍起万福老人,经过她抢救、整理,玛咕舞获得外界认可和政府扶持,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随着纪录片《腊湾舞者》的播出、获奖,玛咕舞被推向世界。她拍摄了十年的纪录片《中国有个暑立里》,获得了金鹰奖等十个国内外奖项,把彝族的村庄文明推向了国际:反映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纪录片《彝乡赛事》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誉,荣获了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最佳创意奖。
以彝山为故乡,走到哪里帮到哪里
2003年10月16日,大姚县发生6.1级地震,正在深圳开会的李亚威马上委托人将1000元送到救灾指挥部,成为第一个捐款人。紧接着发动深圳各界人士捐款捐物,连夜打包装车运往大姚,第二天飞往昆明,亲自赶到震区把衣服分发到灾民手中:2006年5月,李亚威在老木坝村拍电影《油菜花开》,看到村里找本像样的书都难,马上捐出21000元帮村里建文化室:2012年1月,李亚威带着电影《荞麦花开》摄制组,来到武定县白路乡选景,看到村寨风景优美,但卫生状况极差,便和深圳爱心企业家联手出资,以“首届乡村环境卫生评比大赛”为平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大山深处的彝族山寨暑立里,吃水、交通困难,李亚威积极争取各方资金支持,帮他们把山泉水接到了村里,修通了进出的道路:欧牧优诺的《酒歌》高亢明亮,李导听了却很心疼,为了让她看到外面的世界,临走去商店给她买了一台“索尼”电视,叮嘱她多看节目开眼界,掌握科学发声:文化人李如秀痴迷彝族刺绣收藏研究,经济困难,李亚威主动帮她承担女儿上大学的费用。在楚雄,得到过李亚威帮助的人数不胜数……
彝州人也以他们独特的方式回报李亚威的无私付出。
板凳山小学的孩子把假期采的蘑菇晒干了,寄到深圳“李妈妈”的家中:每年石榴、核桃下来的时候,总有老乡会成麻袋地捎到州委宣传部,要求转给李亚威。
2007年,李亚威积劳成疾,在拍片现场晕倒,后被确诊为宫颈癌,以她的资历,可以到全国任何医院治疗,但她却选择了楚雄州医院手术,她说:“我爱这里,即便死在这里,我的心也是安宁的”。
手术当天,家属等待室里,从州里领导到山村百姓,站满了焦急的人群。老木坝村的村长揣着村里家家户户凑的780元,提着家养的壮鸡,坐马车转汽车,行程300多公里,到医院看望李导:如今,彝家山寨杀猪宰羊常常会给她打电话,请她来。
倾心竭力,为彝州培养艺术人才
2009年,武定县环州乡大山深处的16岁傈傈族女孩玛嘉加朵参加“罗婺国际民歌节”,被李亚威发现,把她带到深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