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苇管器灸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pdf
济南市中医医院 针灸科
马兆勤
2015.5
一、研究基础
颈椎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流行病学调查
表明,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为3.8%-17.6%。在长期伏案工
作的人群中,其发病率高达20.4%;颈椎病(椎动脉型)
(CSA)是颈椎病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以颈椎间盘的退行
性改变为主,退变的组织和结构对颈部脊髓、神经、血管
和软组织构成压迫或刺激,从而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缺
血而出现眩晕、耳鸣、呕吐、头痛、视力障碍、猝倒等一
系列症候群,约占颈椎病的9.4%~18%,以40~60岁的人
群居多,女性多于男性。
一、研究基础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劳动方式的
改变,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学生伏案、职员开车等屈颈几
率的增加,颈椎病(椎动脉型)有发病率升高,发病年龄
降低的趋势。另外,据文献研究表明,完全性卒中的病人
有4%~8%与颈椎病(椎动脉型)有直接关系,颈椎病(椎
动脉型)是涉及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数
十种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是多病之源。因此,对颈椎病
(椎动脉型)的防治已成为国内外医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
一、研究基础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药新药治疗颈椎病
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颈椎病(椎动脉型)诊断标准”如下:
(1)颈性眩晕症状。
(2)旋颈试验阳性。
(3)X线片显示颈椎曲度改变、不稳或骨赘形成、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韧带钙化。
(4)除外眼源性眩晕、耳源性眩晕。
一、研究基础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考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药新药治疗颈椎病
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椎
动脉型)的诊断标准”的要求设计如下辩证标准:
痰湿阻络证:
眩晕,头痛,耳鸣,耳聋,体位性猝倒,视物不清,胸脘满闷,
纳呆,舌质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具备主症2项及次症2项者,即辨证成立。
二、苇管器灸法
用苇管或竹管作间
隔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耳灸器》
新疆出土唐代苇管图片
苇管器灸最早出于唐代孙思邈 《千金翼方 ·卷二十六
》: “卒中风歪斜,以苇管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
以面密塞,勿令泄气,一头内大豆一颗,并艾烧之令燃灸七
壮。”在同书卷六,治疗耳病也用此类灸法,即: “截箭杆
二寸,内耳中,以面拥四畔,勿令泄气,灸筒上七壮。”
二、苇管器灸法
苇管器的制备工艺:取冬日收割的成熟苇管,长约6厘米,
管口直径0.5-0.7cm。将苇管的一端切成斜面,另一端管
口平滑,以便插入耳内施灸。另取金属一片,长5-6cm,
宽3.5-4cm,将金属片的一端平行插入苇管斜面端的下方,
深约1. 5cm,管口暴露,使金属片与苇管连接。金属片的
另一端剪成半圆形,并将金属片两边向上弯曲,形似鸭嘴,
用以施灸时放置艾绒。
二、苇管器灸法
操作方法:令患者取坐位,把苇管器固定在患者双耳孔内。
将苇管器的圆端置于双侧外耳道中,深度为2mm,周围用
干棉球固定。把艾绒捏成花生米大,约0.5g,放在苇管器
斜面端金属片上,用线香(广东省新会区宝源香业制品厂
生产,批号:031112,主要成分:木炭)点燃施灸,以耳
部有温热感觉为度,约40℃。燃尽为1壮,如是者5壮,持
续约30-40分钟。每天一次。
二、苇管器灸法
二、苇管器灸法
功效:用苇管器灸耳产生的温热刺激和艾绒的
药理作用,可起到温通经络 、祛风散寒、活血
化瘀之效,从而达到扶正祛邪之功。
主要适应症:面部、头部疾患,如面瘫 、中风
瘫痪、眩晕、耳鸣、痴呆等病证。
二、苇管器灸法
《苇管器隔耳灸治疗颈椎病(椎动脉型)的临床研究》是济南市科技
局立项课题。我课题组对90例痰湿阻络证颈椎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