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脾胃疾患、肝胆疾患药茶
七、脾胃疾患防治类
芍药甘草茶
来 源 《伤寒论》
用 料 芍药18克,甘草(炙)9克。
功 效 缓急止痛。
适 应 证 腹部挛痛及脚腿挛急疼痛,辨证为阴阳气血不和或肝木乘脾所致者。如胃神经痛、胃炎、消化性溃疡疼痛及腓肠肌痉挛等病症。
制 法 上药研成粗末,代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30分钟后,去渣饮用。1日内服完,每日1剂。
注意事项 胃肠有实热、积滞者忌用。
注 释 本茶方在《伤寒论》说中:“名芍药甘草汤.主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医学心悟》说此方“治腹痛如神”。可见本方一治腿脚挛痛.二治腹痛。近代对本方实验研究表明,有镇静、镇痛和松弛平滑肌等作用。本方中芍药酸苦微寒,养营和血、擅于缓解拘急之功。炙甘草甘温,补中缓急。两药相合,酸甘化阴,阴复而筋得所养,则挛急自愈,后世常以此方治疗腹部挛急疼痛,包括胃肠痉挛、胆道痉挛,效果甚佳。
益 胃 茶
采 源 《中医良药良方》
用 料 炒枳实10克,炒党参12克,煨木香7克,蒲
公英15克。
功 效 健睥益胃,行气消胀。
适 应 证 脾虚气滞所致之体倦乏力,食后脘腹胀满或食少便溏,如慢性胃炎、胃下垂症。
制 法 按原方剂量,将药打成粗粉。每次用药20克,以纱布包后置于盖杯中,以沸水适量冲泡,频频饮用。每日1~2剂。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胃阴不足,舌光红无苔者忌用。
注 释 枳实乃行气之晶,又善治内脏下垂。有临床报道,以枳实一味治疗胃下垂21例,有效率达95.2%,其中14例经X线检查,胃下极位置较疗前有明显提高。方中配以党参,取其益气健睥,可助枳实升提胃气。木香善调诸气,为治脾胃气滞之要药,与党参相伍,使脾虚得补,气滞可消,则体倦食少诸症自除。如诊断为胃下垂,在平时应注意增加营养,多吃干,少喝水;食后平卧半小时和做腹肌锻炼,同时饮用本药茶,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治慢性胃炎茶
来 源 《中医良药良方》
用 料 蒲公英15~20克,制香附9克,炒陈皮7克。
功 效 清热和中,行气止痛。
适 应 证 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见胃脘胀痛,纳谷欠佳,消化不良,大便不调等。
制 法 上药按比例加大剂量,研成粗粉备用。每次取20—30克,以纱布包后置保温瓶中,用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频频饮服,1日内服完。如嘈杂吞酸,加煅瓦楞子15克,大便如柏油而有出血现象,加地榆、小蓟炭各10克。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忌用。 ·
注 释 本方所治,乃肝胃不和,气机失畅所致之胃脘病证。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均可使肝气失疏泄之职而横逆犯胃,胃脘痛胀诸症丛生,方中香附功擅疏肝行气,与行气健脾之陈皮同用,可使肝气条达,胃气和降。药理实验表明,香附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而橘皮挥发油对消化道有缓和的刺激作用,有利于胃肠积气的排出,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肝胃气郁不解,郁而化热,故用蒲公英以清其郁热,且“蒲公英功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本草新编》)。近年来通过进一步研究,证明蒲公英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民间验方,用蒲公英15克,酒酿1汤匙,水煎两次混和,早、中、晚饭后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效果。
健 胃 茶
来 源 《新中医》
用 料 徐长卿4.5克,北沙参、化橘红、白药各3克,生甘草2克,玫瑰花、红茶各1.5克。
功 效 理气止痛。
适 应 证 浅表性胃炎,症见胃脘隐痛,不思纳谷,身重困倦者。
制 法 上药按比例加大药量,研成粗末备用。每次取15~30克,纱布包装,置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闷约20分钟。代茶频饮,每日1剂。连饮3个月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胃中灼热嘈杂,吞酸口苦者忌用。
注 释 本方适用于胃痛日久,不思纳谷,中虚气滞之胃皖病症。
徐长卿又名鬼督邮、寮刁竹,性味辛温,无毒,能镇痛止咳利水,《中国药用植物志,》说它能“治一切疝症和肚痛、胃气痛、食积、霍乱”。药理试验,本品除有镇痛、降压作用外,试管内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北沙参味甘淡,性微寒,能清养肺胃之阴。近世医家常用本品配麦冬、石斛、白芍等治疗胃阴不足之胃病。白药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