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物治疗: 适当服用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可以强化心理治疗效果,并可消除伴发的焦虑、抑郁和躯体不适症状,从而减少自我暗示的基础。 其他心理治疗 物理治疗和家庭治疗 针灸、电兴奋对瘫痪、耳聋、失明、失声、肢体抽动等功能障碍有良好效果。 第三节 分离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 一 概述 核心:巨大的心理创伤后出现的持久的记忆障碍,表现为记忆的一部分被分离出去了。 与转换障碍的共同点:障碍是为防止潜在焦虑而浮现出来的一种方式,如记忆丧失可以使患者逃脱创伤带来的焦虑。 分离过程的表现: A 记忆缺失 B人格解体 C 现实感丧失 D身份混乱 E 身份改变 一、分离性遗忘症 1 、类型 A 广泛性(全面性)遗忘:遗忘某段时间的全部内容 局限性(选择性)遗忘:遗忘与某一主题有关的事件 B 顺行性和逆行性遗忘 2 特点 A 不能记起过去的事 B 丧失对个人身份的记忆 C 较少地表现出顺行性遗忘 D 常常容易翻转 3、分离性遗忘与器质性遗忘 分离性遗忘在患病前常有各种压力,并感到焦虑,器质性不一定如此。 分离性遗忘不是由已知的神经系统损伤导致 分离性遗忘表现出四种类型的记忆缺失,器质性没有:a、患者不能记起过去的事b、个人身份意识和一般性知识的区别c、顺行性遗忘d、分离性遗忘常常容易翻转 4 、原因的分析 通过忘记自己是谁来缓和对死亡、绝望和无法解决的问题的焦虑 对精神分析者来说,遗忘很好的防御了焦虑 对行为主义者来说,焦虑的降低强化了个体采取新的身份的行为 二、分离性漫游症 1、 概述 分离性漫游症是一类突然意外的从家里或自己平时工作的地方出走,并伴有不能回忆自己的过去或对自己的身份模糊不清,或设定一个新的身份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 成人期发作,人群患病率0.2% 主要表现p119 2 CCMD-3的诊断标准 1 符合癔症诊断标准; 2 在觉醒状态,作无计划和无目的漫游;漫游中能保持基本的自我照顾,以及与陌生人简单交往(如搭车,问路),与其不深入的短暂接触看不出有精神异常; 3 有自我身份识别障碍,但不是癔症性多重人格; 4 事后有遗忘; 5 开始和结束都是突然的。 3、相似的障碍 狂乱 分离性恍惚障碍 与文化相关的癔症性附体障碍 案例:女生玩笔仙着“魔” 患上“癔症性附体障碍” 新华报业网讯?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淮安市某高校大一女生小青(化名),平时成绩还可以,在即将上大学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小青却丝毫没有紧张备考的迹象。最近几天偶尔会莫名其妙胡乱讲话,且声音娇气,行为幼稚,甚至会无故哭泣。晚上睡眠也不好,经常做噩梦,容易早醒。后来她妈妈才知道女儿在学校与其他同学在玩一种名为“笔仙”的游戏,而且身陷其中。 导致近来几天经常做噩梦,而且会莫名其妙地胡言乱语。昨天上午,无奈之下她母亲带其到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该院心理科医生诊断其患上了“癔症性附体障碍”。 三、 分离性身份障碍 1、 概述 多重人格障碍、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 研究起源于1978年 障碍一般起病于4岁左右,障碍形成在7岁之前 相当比例的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同时伴有其他心理障碍—物质滥用、惊恐发作、进食障碍、抑郁、躯体形式障碍等。 《三面夏娃》 是第一部以多重人格为题材而制作的电影,放映之后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并且掀起科学界的研究热潮。 这个“夏娃”在现实中是真有其事的,这件轰动世界的案例发生在1952年。那一年,克里斯·赛泽莫尔由于头晕多次治疗不愈而求助于精神病医生西格彭。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发现赛泽莫尔明显有两种人格。西格彭医生称之为黑夏娃和白夏娃。前来求医的赛泽莫尔被他称为白夏娃,是个温柔虔诚的基督教徒。可是黑夏娃却充分表现出白夏娃所压抑的暴躁和咄咄逼人的情绪。到了治疗的第二年,出现了被称作“简”的第三种人格。1954年第三种人格又让位于一个更加完整和谐、由之前几个人格融合而成的第四种人格。直到此时,西格彭医生才认为赛泽莫尔的病已经治愈,停止了治疗。西格彭在完成对本案例的研究之后,写出了轰动一时的《三面夏娃》 2 诊断标准 1 符合癔症诊断标准;以自我身份识别障碍为主,丧失自我同一感,有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 2 对周围环境缺乏觉察,周围意识狭窄或对外界刺激异乎寻常的注意狭窄和选择性注意,并与病人改变了的身份相联系; 3 上述症状必须是非己所欲,发生在宗教或文化背景认可情境中的类似状态之外或系其延伸; 4 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5 排除分离症是由相关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引起的。 3、分离性身份障碍形成原因 1、童年受虐经历 童年创伤的比例较高,通常是性或身体的虐待。 2、创伤经历及相关因素 社会支持缺乏,个人经历,人格因素 3、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