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教学中的比较
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方法
比较是语文教学经常使用并且较为有用的方法,它可以使学生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质或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可使学生的新旧知识得以贯通。在语文教学中,可资比较的面是很宽的,一个词、一句话、不同时代的语言特点、不同文体等等都可比较。
语文教学中通过词语的比较,可以引导学生细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比如杨降的《老王》中的课后研讨与练习有这样一道题:
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1.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2.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我们将“强笑”与“笑着”相比较,可以知道,“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作者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笑着”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语文教学中通过句子的比较,可以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细细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比如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中的课后研讨与练习有这样一道题: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改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是结婚的花烛,是老妇人唯一珍爱的东西,点出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改句既没勾画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和烛光的背景,又没点出蜡烛的意义,而且指出了烈士的名字,因此表达效果不如原句。通过比较,学生能更深刻的体会原句的韵味。
语文教学通过对不同时代的语言特点的比较,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的语言特点,领会作者迥异语言风格表达的相同的情感。比如同是描写桥与山水的美,杜甫诗“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白居易诗“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了山光水色与桥共同构成的美景。吴冠中则写道“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具体铺陈了桥与周围景物和谐一体的形式美。两相比较,学生不难掌握不同时代不同的语言特点。
语文教学通过对不同文体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注意不同文体在写法上的不同,从而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比如《中国石拱桥》课后研讨与练习三第2小题:《夜宿卢沟》主要写的是什么?它与课文里对卢沟桥的介绍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夜宿卢沟》主要写的是作者观赏“卢沟晓月”时的情景,体裁上属于记叙文。作者描写的重点是月光和桥下的流水,最后才烘云托月般落到卢沟桥本身上,有了前面的渲染,卢沟桥给读者留下美丽动人的印象。《中国石拱桥》则是一篇说明文,它以我国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平实地介绍了我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点。比较之后,对于记叙文和说明文写法上的不同,学生便会有一定的认识。
当然,可资比较的内容还有很多,例如不同地域的语言特点、选材立意、人物性格等等。
比较方法是语文教学经常使用的方法,在运用时也应注意以下的问题。
首先,比较是为了让学生有所发现。让学生获得知识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的,通过比较,能让学生有所发现,获得知识,从而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比如余秋雨的《信客》课后研讨与练习有这样的一道题:《背影》的语言朴素平实,《台阶》的语言十分口语化,与这两篇文章相比,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这道题研究《信客》的特点,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从中体会特点,并发现由题材不同、作者个性气质及语言习惯不同而决定的不同语言风格,同时增强语感。再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进行认真的比较,总是会有所发现的。比如同是介绍卢沟桥,《中国石拱桥》着重介绍卢沟桥身上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地方,而《辞海》是这样介绍:
卢沟桥一称“芦沟桥”。在北京市丰台区,跨永定河(旧时称卢沟河,一称芦沟河)上。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成于明昌三年(1192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后毁于洪水,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为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长2665米,宽约75米,由十一孔石拱组成。桥侧建有石栏,上有精刻石狮485个。桥东碑亭内立有清乾隆帝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桥东附近有宛平城,1937年“七七事变”从这里开始。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