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宋词中“倚栏杆”中“倚”的文化意蕴
试论唐宋词中“倚栏杆”中“倚”的文化意蕴
【摘 要】 本文列举唐宋以来词中的“登高”是一个很常见的主题,登楼倚栏则是其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倚栏杆”几乎成为宋词同类主题词作的一个“范式”,这种“范式”的建立来源于“倚”字特殊意义。其显现了宋人柔弱的文化心理,蕴含着特定时代的历史文化意蕴。
【关键词】 倚;倚栏杆;宋词
古人有登高的习俗,这一风气的盛行可以追溯到孔子。孔子游景山时,曾对子路、颜渊说:“君子登高必赋”。《诗经?鄢风?定之方中》传云:“升高能赋……可以为大夫。”汉代起,登高能赋是士大夫人格的要求之一。在这种集体无意识心理的作用下,登高赋诗,成为古代文人士子的一种风气。古人登高又有登山、登台、登楼之分,登山、登台诗出现较早,《诗经》中已多有描写。宋人继承了登高传统,并在宋词中把这一主题发扬壮大,最终在数量上达到了历代的顶峰。翻开宋词,登高词作俯拾即是。宋人酷爱登高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课题。登高主要为了远眺、抒怀,而登高最佳的姿势和角度就是帖近建筑物的边缘,这就不可避免的会碰触到栏杆。可是宋人在描写这一动作时,都颇有默契选择“倚栏杆(阑干)”。栏杆的确可倚,但是类似的词汇还有很多,为什么反复地、重复地使用“倚”,并且不忌抄袭模仿、不嫌拾人牙慧,这似乎因为“倚”最贴切词人当时的状况,最能表此情达此意,“倚”隐含着宋代文人特定的心境。因此对“倚”进行深入地挖掘,可以窥探到宋代特有的文化意蕴。
一、“倚”字的意义
在汉语大字典中,“倚”有三种意义。⒈靠着:~墙。~门。⒉凭借,仗持:~赖。~老卖老。⒊偏斜:中立而不~。“倚栏杆”取第一种意义,即靠着栏杆。
追本溯源,“倚栏杆”在唐宋词之前的文学作品中并不多见。但可以找到几个案例。如:
1、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其三: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栏干。
2、李商隐的《北楼》: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可见,“倚栏杆”在宋以前运用得并不频繁,更没有成为固定的搭配。它只是在词出现以后,由于宋人心境与“倚”契合,才开始在宋词中大放异彩。
二、“倚”在宋词中
虽然没对唐、宋词中的“倚栏杆”进行完全统计,但是从下面摘取的词句中,仍然可以看到“倚栏杆”在唐、宋词中的普遍性。如:
1、几曲栏杆遍倚,卫是一番新桃李。(无名氏《鱼游眷水》)
2、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归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3、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温庭筠《望江南》)
4、斗鸭阑干遍倚,碧玉搔头斜坠。(冯延巳《谒金门》)
5、多少泪珠何限限,倚阑干。(李璟《山花子》)
6、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7、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柳永《八声甘州》)
8、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欧阳修《踏莎行》)
9、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鸭。(秦观《望海潮》)
10、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李清照《念奴娇》)
11、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12、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寇准《蹄莎行》)
上面例句仅仅是对“倚栏杆”的不完全摘录,其中涉及到的作者绝大部分都是有宋一代非常杰出的词人,很能说明这种用法在宋代非常普遍。为什么众多词人都一无例外的选择“倚栏杆”而不是其他 “×栏杆”,下面我们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三、“倚栏杆”的文化意蕴
1、类似字词代换
在登高词作中,凡是要表达“靠着栏杆”这一意思,“倚栏杆”必是首选,但担任主角并不意味着就是独角戏,有时也会用其他词语,例如“凭栏”运用的频率也很高。下面搜集了一些“凭栏”的词句。
(1)凭阑半日独无言,已久竹声新月似当年。(李煜《虞美人》)
(2)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柳永(《玉蝴蝶》)
(3)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王安石《桂枝香》)
(4)凭高眺远,正玉液新刍,蟹鳌初荐。(周邦彦《齐乐天》)
(5)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6)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姜夔《点绛唇》)
(7)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史达祖《双双燕》)
这表明“凭栏”也非常具有普遍性。然而除此以外,再没有 “ⅴ+栏杆”像二者一样通行。仅仅找到了几个例子,但只是个例,仅在单篇中出现。如:
(1)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
(2)是断魂时节,阑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在。(吴渊《念奴娇》)
(3)把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这里就遇到一个问题,似乎“倚栏杆”和“凭栏杆”都具有普遍性,虽然“倚栏杆”出现的频率更高一些,但也不足以把“凭栏”排除在外,仅把“倚栏杆”作为代表,定为通例。其实了解了“凭栏”的意思,我们会知道二者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汉语词典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解读《GB_T 297-2015滚动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 外形尺寸》最新解读.docx VIP
- 静配中心业务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新解读《GB_T 300-2023滚动轴承 四列圆锥滚子轴承 外形尺寸》最新解读.pptx VIP
- 电梯修理(T证)实操考试题.pdf VIP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docx
- (国内常用泵型号参数大全.doc VIP
- 幼儿园呕吐物应急处理培训.pptx VIP
- 道路结构及术语示意图[归类].pdf VIP
- 《GB_T 24608-2023滚动轴承及其商品零件检验规则》最新解读.pptx VIP
- 官方很大按需下载open source software notice.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