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0m架桥机轨道计算书
50m架桥机轨道梁计算书
一、编制依据
(1)、xxx施工图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材料力学
(6)、结构力学
二、设计指标
轨道梁安全系数不小于1.5。
三、计算参数
1、材料参数
(1)、钢材弹性模量E钢=200Gpa
(2)、材料容许应力:
Q235钢[σ]=160 Mpa,[τ]=85 Mpa
2、荷载系数
起升动力系数:1.1
水平运动冲击系数:1.15
五、轨道梁强度验算
5.1、轨道梁结构
前支点轨道为单梁双轨,后支点轨道为双梁双轨,材质为Q235钢。架桥机及轨道具体结构见附图。
5.2、前支点轨道强度验算
此处仅计算极限工作状态,即架桥机架设边梁时轨道的强度。
极限状态下,前支点轨道端部处于悬臂工作状态,悬臂长度为42.5cm。
5.2.1、轨道荷载
1、架桥机自重
架桥机自重作用在前支点单个平车上的荷载为
P1=8.5*60*16/52+115*33/52+160/2+81.5+78/2+8/2+21.2/2-90/2*8/52=438KN
2、梁重
T梁按180t计算。
T梁重量作用在前支点单个平车上的荷载为
P2=1800/2*5.35/6.55=735KN
3、动载系数
起升动载系数1.1。
水平运动动载系数1.15。
4、荷载合计
前支点轨道荷载合计为
P0=(438+735*1.1)*1.15=4434KN
每个轮子施加给轨道的荷载为P=1434/2=717KN
5.2.2、轨道计算模型
前支点轨道极限工作状态计算模型如下(尺寸单位:mm):
图中P=717N。
5.2.3、计算结果
最大弯矩M=717*0.425=305KN·m
最大剪力Q=717*2=1434KN
最大正应力σ=M·y/Ix=305*0.225/76671.8*100000=90MPa
最大剪应力τ=Q/A=1434/(0.424*0.013*2)/1000=130MPa
5.2.4、结论
正应力安全系数为160/90=1.77,剪应力安全系数85/130=0.65。
轨道梁安全系数要求不小于1.5,轨道不合格。
5.3、中托轮轨道强度验算
7.4.1、极限工作状态
中托轮轨道有两种极限工作状态:
1、架桥机在轨道远离端部的地方运行,平车运动至轨道两支点中间,此时,轨道处于简支状态。
轨道支点必须位于梁肋中心,支点间距为2.15m。
2、架桥机架设边梁,运动至轨道端部,此时,轨道处于悬臂状态。
边梁上的轨道支点基本与梁肋对齐,悬臂长度为142.5cm。
5.3.1、轨道荷载
1、架桥机自重
架桥机自重作用在中托轮单个平车上的荷载为
P2=8.5*60*38/52+8.5*8*56/52+160/2+(90/2+19/2)*60/52=589KN
2、梁重
T梁按180t计算。
T梁重量作用在前支点单个平车上的荷载为
P2=1800/2*5.35/6.55=735KN
3、动载系数
起升动载系数1.1。
水平运动动载系数1.15。
4、荷载合计
中托轮轨道荷载合计为
P0=(589+735*1.1)*1.15=1607KN
每个轮子施加给轨道的荷载为P=1607/2=803.5KN
5.3.2、轨道计算模型
1、工况1(简支梁)中托轮轨道极限工作状态计算模型如下(尺寸单位:mm):
图中P=716N,a、b为变量。当a=b=800时,弯矩最大,当a、b其中一个数值接近于0、另一个接近于1600mm时,剪力最大。
2、工况2(悬臂梁)中托轮轨道极限工作状态计算模型如下(尺寸单位:mm):
图中P=803.5N。
5.3.3、计算结果
1、工况1(简支梁)
最大弯矩M=803.5*1.075-803.5*0.275=643KN·m
最大剪力Q=803.5+803*550/2150=1008KN
最大正应力σ=M·y/Ix=643*0.225/(42501.1*2)*100000=170.2MPa
最大剪应力τ=Q/A=1008/(0.374*0.013*4)/1000=51.8MPa
2、工况2(悬臂梁)
最大弯矩M=803.5*0.875+803.5*(0.875+0.55)=1848KN·m
最大剪力Q=803.5*2=1607KN
最大正应力σ=M·y/Ix=1848*0.2/(42501.1*2)*100000=435MPa
最大剪应力τ=Q/A=1607/(0.374*0.013*4)/1000=83MPa
5.3.4、结论
正应力安全系数为160/435=0.36,剪应力安全系数85/83=1.02。
轨道梁安全系数要求不小于1.5,轨道不合格。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陕西省中职职高单招英语考纲词汇表.docx VIP
- 广州市托育机构星级服务评估必达条件、评估标准、家长调查问卷、分级评估申报表、意见书.docx VIP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2025年中国半乳甘露聚糖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恒生校招测试笔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IEC 60664-1-2020+cor1-2020中文版完整版.docx
- ZE-C300(V2)化学需氧量在线分析仪用户手册V2.0.pdf VIP
- 教学课件 地址数据处理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ppt VIP
- 字体侵权法务培训.pptx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423.16-2022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J和导则:长霉.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