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2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教学论2讲

* 一、语文 二、课程 三、课程论 四、教学 五、教学论 一.语文是什么? (一)许慎《说文解字》说法。 (二)清末(1903)《奏定学堂 章程》说法。 (三)现代说法。 (四)解放后说法。 (五)改革开放后说法。 《说文解字》 “语,论也。此即毛郑说。语者, 御也,如毛说,一人辩论是非谓 之语。如郑说,与人相答问辩难 谓之语…” “文,错画也。……黄帝之史仓颉 见鸟兽蹄沆之迹,…初造书契, 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清末说法 1903年官学大臣张百熙、张之洞、荣庆 拟定《钦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正式设 立并实施语文课程,谓之:    读经与讲经、词章、中国 文字、中国文学等。 现代说法 现代关于语文的说法较多: 1、早在辛亥革命前蔡元培、梁启超就主张改“中国文字”、“中国文学”为“国文”。 2、“五四”运动以后,更明确称之为:   “国文”和“国语”。 这时“语文”一词已出现,但并不是正式的课程名称。例如,现代教育家穆济波在《中学校国文教学问题》一文中说,“语文的本身绝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语文只是人类生存必有之一种工具”(载《中等教育》第2卷第5期,1923),其中所用“语文”是“语言文字”的意思 。 蔡元培像 蔡元培简介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1868年1月11日出生,1940年3月5日病故于香港九龙。曾被聘为焦作工学院名誉校董。   蔡先生6岁入私塾读书。从18岁到22岁,他读书十余万卷,其中重要书籍还作了批注。在这期间他学习日文、英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拉丁文等,并广泛浏览各国思想家的书籍,养成了他不主一家、兼收并蓄、新旧贯通的治学精神。 23岁在浙江乡试中举人,24岁中进士,26岁补行殿试,任翰林院编修。30岁蔡先生由北京回到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即校长),36岁曾被推为光复会会长。41岁前往德国求学,46岁任国民教育总长,任满7个月后辞职到德国再做学生,后又转往法国读书数年。51岁(1919)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气象一新,声名赫赫。63岁主持中央研究院的工作,在这期间,蔡先生被焦作工学院聘为名誉校董,并为“焦工同学录”题词:“好学力行”。 蔡元培先生在哲学方面的著作有:《哲学要领》、《哲学大纲》、《哲学纲要》;在伦理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伦理学原理》、《中国伦理学史》;在美学方面的主要论文有:《以美育代宗教说》、《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美术的起源》、《美术的进化》、《美学的进化》及《美术与科学的关系》等;其他方面的著作有:《石头记索隐》、《娇怪学讲义录》、《文变》等;还写过《修身教科书》五册,民国初年被各中学普遍采用。 蔡元培先生在哲学方面的著作有:《哲学要领》、《哲学大纲》、《哲学纲要》;在伦理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伦理学原理》、《中国伦理学史》;在美学方面的主要论文有:《以美育代宗教说》、《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美术的起源》、《美术的进化》、《美学的进化》及《美术与科学的关系》等;其他方面的著作有:《石头记索隐》、《娇怪学讲义录》、《文变》等;还写过《修身教科书》五册,民国初年被各中学普遍采用。 梁启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过哀时客、饮冰子、饮冰室主人、新民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曼殊室主人、少年中国之少年等。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并包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梁启超像 解放后说法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语文教育家叶 圣陶等人的建议决定取消“国文”、“国语”两个名称, 统称“语文”。对语文内涵理解有如下分歧:   1.语言文字。(王力)   2.语言文学。(吕淑湘、王宁)   3.语言文章。(叶圣陶) 4.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叶圣陶)   5.语言文化。(曹明海) 王力简介 王力教授,字了一,广西博白人。生于1900年,卒于1986年。1931年以《博白方音》获得法国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兼燕京大学讲师。1937年南下,任教于湖南长沙临时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大。1939年至1940年在越南研究东方语言。1946年任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创办语言学系,1948年任岭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 1952年任中山大学教授,兼任语言学系主任。1954年随系并入北京大学,任教授。1954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曾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三届常委、《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 1952年任中山大学教授,兼任语言学系主任。1954年随系并入北京大学,任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