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加工工艺规划的制定
例:图(a)所示为零件的部分要求,图(b)所示为有关的加工简图 2)统一基准原则 当工件以某一表面作精基准定位,可以方便地加工大多数(或全部)其余表面时,应尽早地将这个基准面加工出来,并达到一定精度,以后大多数(或全部)工序均以它为精基准进行加工。例如图所示为某厂批量生产的X62W铣床立柱简图,该零件选择立导轨A、C面为统一精基准。在最初的工序中,首先将立导轨加工好,以后的各工序均以此为精基准定位,依次加工出底面1、悬梁导轨2、侧面4以及孔系3(轴孔Ⅰ~Ⅴ),以保证轴孔Ⅴ(主轴孔)、悬梁导轨及底面与立导轨的垂直度;侧面与Ⅲ轴孔的平度以及轴孔Ⅰ~Ⅴ间的中心距和平行度。 选择精基准的其他原则 3)“互为基准”原则??对某些位置精度要求高的表面,可以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来保证其位置精度,这就是“互为基准”的原则。 4)“自为基准”的原则??对一些精度要求很高的表面,在精密加工时,为了保证加工精度,要求加工余量小而且均匀,这时可以已经精加工过的表面自身作为定位基准,这就是自为基准的原则。???? 定位基准选择实例分析 例选择如图所示主轴箱体零件的定位基准。? 解:1.精基准的选择:根据基准重合的原则,应以箱体底面作定位精基准。但由于该零件有其特殊性——箱体内墙上有孔需要加工,且内墙至两端面距离较大,镗孔时需配置镗孔支承,以加强镗杆的刚度。若采用箱体底面定位,加工内墙孔时箱口朝上,需使用吊架支承,增加了加工的难度。为便于保证孔系的加工精度和提高生产效率,在大批量生产中多采用顶面及顶面上两工艺孔做统一精基准,而在中小批量生产中则采用底面和导向面(图中未标出)做统一精基准。 ??????????????????????????????????????? 工艺路线的拟定 ????学习要点:掌握加工经济精度的概念,了解常见表面的典型加工方法与加工路线,理解并掌握加工阶段的划分原则,加工顺序的安排原则,工序集中与工序分散的特点及其应用。 一、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一)加工经济精度 指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和工艺装备,使用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一种加工方法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二)选择表面加工方法应考虑的因素 (1)工件材料的性质 (2)工件的形状和尺寸 (3)选择加工方法应与生产类型相适应 (4)具体的生产条件 三)各种表面的典型加工路线 外圆表面的加工路线 给出了外圆表面的典型加工路线,以及路线中各工序所能达到的精度和粗糙度。这些路线有可概括成四条基本路线:1. 粗车-半精车-精车 这是应用最广泛的一条工艺路线。只要工件材料可以进行切削加工,精度要求不高于IT7、粗糙度Ra ≥ 0.8μm的零件表面,均可采用此加工路线。如果精度要求较低,可只取到半精车,甚至只取到粗车。2.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此工艺路线主要用于黑色金属材料,特别是结构钢零件和半精车后有淬火要求的零件。表面精度要求不高于IT6、粗糙度Ra 值不小于0.16μm的外圆表面,均可安排此工艺路线。 3.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光整加工 若采用第二条工艺路线仍不能满足精度、尤其是粗糙度的要求,可采用此工艺路线,即在精磨以后增加一道光整加工工序。常用的光整加工方法有研磨、砂带磨削、低粗糙度磨削、超精加工以及抛光等。4. 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 此加工路线主要适用于工件材料不宜采用磨削加工的高精度外圆表面,如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以及非金属材料的零件表面。 孔的加工路线 图是典型的孔的加工路线框图。可把它归纳为以下四条基本的加工路线: 1) 钻(粗镗)-粗拉-精拉 此加工路线多用于大批量生产中加工盘套类零件的圆孔、单键孔和花键孔。加工出的孔的尺寸精度可达IT7,且加工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当工件上无铸出或锻出的毛坯孔时,第一道工序安排钻孔;若有毛坯孔,则安排粗镗孔;如毛坯孔的精度好,也可直接拉孔。 2) 钻-扩-铰 此工艺路线主要用于直径D<φ50mm的中小孔加工,是一条应用最为广泛的加工路线,在各种生产类型中都有应用。加工后孔的尺寸精度通常达IT6~8,表面粗糙度Ra 0.8~3.2μm。若尺寸﹑形状精度和粗糙度要求还要高,可在铰后安排一次手铰。由于铰削加工对孔的位置误差的纠正能力差,因此孔的位置精度主要由钻-扩来保证;位置精度要求高的孔不宜采用此加工方案。车外圆 3) 钻(粗镗)-半精镗-精镗-浮动镗(或金刚镗) 这也是一条应用非常广泛的加工路线,在各种生产类型中都有应用。用于加工未经淬火的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等材料的高精度孔和孔系(IT5~7级,Ra0.16~1.25μ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房屋建筑教学PPT住宅规划设计.ppt
- 插座创新设计教学培训PPT.ppt
- 教学PPT生产能力计划.ppt
- 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ppt
- 教学PPT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应用.ppt
- 基因指导社区高血压精细管理_周慧君.ppt
- 教学PPT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ppt
- 教学PPT管理信息系统概述.ppt
- 基坑支护设计之降排水设计.doc
- 基因工程學.ppt
- 2025届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秋季招聘20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2030中国超薄薄膜材料行业投资方向及发展现状调研研究报告.docx
- SQS封隔器丢手异常故障案例分析.pdf
- 汉中藤编编织技艺规范.pdf
- 公司股权转让协议范本.doc
- 2025-2030中国超轻型可折叠手动轮椅行业应用规模及前景趋势洞察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超薄温感散件行业发展分析及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超轻型三轮车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超细滑石行业现状动态与发展规划研究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超细糖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