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术论文天人合一论文:浅谈顺应自然规律的习武之道
武术论文天人合一论文:浅谈顺应自然规律的习武之道
【摘 要】从“天人合一”的观点,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探讨武术顺应自然规律的习武之道,有助于人们从全方位,多层次领悟武术的科学性、实用性,使其成为指导人们练习的准则和理论依据。
自然 天人合一 文化
42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提出了宇宙生成论,体现了天人同源同构的思想。庄子认为:“人与天一也”,意为人与天本质上都是自然合一的,他追求的是“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冥合境界。这些哲学思想把
一、武术顺应自然的思想基础“天人感应说”
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说”认为,天与人能产生相互的通感,关键在于人与天“以类合之”、“人副天数”。他说:“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也;外有四肢,副四时也”。所以,自然是个大宇宙,因“人副天数”,人体可视为“小宇宙”,只有“小宇宙”顺应大宇宙、主观顺应客观,才能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从而有益于身体健康,达到习武的目的。
武术中有些功法按自然界四季的变化练习。如流行在广东的“少林八卦五行功”根据不同季节和人体内五脏的变化,分别进行卧功、坐功、站功、走功的各种练习。春季主练肝功,使之有助于心;夏季主练心功,使之有助于脾胃;秋季主练胃脾功,使之有助于肝;冬季主练肺功,使之有助于肾。有些功夫按不同时辰练习,如梁山子午门功夫就是因在每天子时、午时练功而得名。因为人体元气24小时循经络运行一周,子、午时是元气运3~5点,晚上5~7点进行功法练习。因为寅时和酉时分别是人体“肺气旺”和“肾气盛”之时。此时练功有利于练肺肾二脏先后天之气,达到“力随气生”的境界。另外,武术练习讲究方向性,一般都面朝南而立,也是为了达到人体生物磁场与天地磁场的和谐统一。
古人认为“气”是化生万物的本原,是构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生命的共同原始物质。人的生死和自然的形成不过是气的聚散而矣。王夫之曰:“天人之蕴,一气而已”(《读四书大全书》卷十)以“气”来概括天人之间的相通。庄子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所以,“气”沟通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将天人融摄一体。
历代武术家都注重对气的修炼,他们把养气、集气、运气、练气作为习武的基础。练习时,在意念的引导下,排除体内浑然之气,吸入自然界的四时正气,通过运气、调气注入五脏六腑,疏通经络气血,从而达到养浩然之气以培元气,运真元之气以壮四肢百骸的功效。武术运动特别强调“内练一口气”。如长拳中的提、托、聚、沉四种气息的调节方法;太极拳讲究“以意调息”、“以意导气”;形意拳要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八卦掌重视“练精化气,练气化身,练身化虚”的内气锻炼等都通过“气”沟通了武术内练与自然的融合,达到气聚、精固、内壮、体健的功效。
三、“虚静”是实现武术运动与自然合一的途径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也就是说“万物合于道”。他认为得“道”的途径是“玄览”。即要达到“万物合一”的境界,必须有“致虚极,宁守笃”的功夫。只有“致虚”、“守静”,方能“气聚”、“神凝”,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正如“张彦远说:‘凝神遐思,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就是超越自我的形体和心智,从而在静穆的观望中与自然的节奏韵律妙然契和”。所以,“虚静”为个体凝神专一提供了心理基础,也为武术内气修炼与自然外气的“合一”提供了条件。
古人练武时选择山林茂密的清净之地或奇观庄严的道观、寺院或在夜深人静之时练功,一方面顺应自然阴阳之气的变化规律,汲取天地自然之精华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排除外界酌千扰,去除一切杂念,身处自然之中而致“虚静”状态,从而能凝神专注于功夫的练习,以求达到“万物皆备于我”(孟子语)的“物我两忘”境界。另外,中国武术中的桩功练习也是习武入门的基础。拳谚云:“未习拳,先练步;未学打,先练桩”、“练拳不站桩,起屋未打夯”等都说明桩功练习的重要性。而练桩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虚静”、“神凝”。如太极拳的“浑元桩”、形意拳的“三体式桩”等都是在“虚静”的基础上妙悟与自然的“合一”。有歌诀云:“一气动时皆是火,万象寂静方为真,常使气通关节敏,自然精满真气存。”形象地说明了在“虚静”的基础上通过练“气”带来的功效。
四、结 论
参考文献
1 陈江风.天人合一观念华夏又化[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6:128
2 江百龙.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41
3 朱良志.中国艺木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292、446、78
4 李成银.中国武术咨询大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340、350
5 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智能教学课件.ppt VIP
- 公司与员工签订车辆使用协议(2024两篇) .pdf VIP
- 小森LS-40印刷机保养操作指导07.pdf VIP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育才三中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咖啡瑞幸咖啡美国上市招股说明书中文全译版本.pdf
- 2023年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三中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VIP
- 涵管埋设施工技术方案.docx VIP
- 2018-2019、2021-2022年重庆邮电大学《808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历年硕士真题汇总.pdf VIP
- 初中化学装置气密性的检验.pptx VIP
- 原理1-经济学概述.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