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国与西班牙关系的一部罕见史料——蔡钧著《出洋琐记》韩国藏本及其内容评介.docVIP

晚清中国与西班牙关系的一部罕见史料——蔡钧著《出洋琐记》韩国藏本及其内容评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清中国与西班牙关系的一部罕见史料——蔡钧著《出洋琐记》韩国藏本及其内容评介

晚清中国与西班牙关系的一部罕见史料——蔡钧著《出洋琐记》韩国藏本及其内容评介 〔摘要〕 笔者在韩国发现的蔡钧著《出洋琐记》,是1885年由王韬在上海手校并刊印,早在19世纪末就被朝鲜国王收藏并成为了解欧美社会的参考资料。蔡钧属于近代中国最早一代的外交官,《出洋琐记》是他有关1881-1884年间先后在美国与西班牙担任外交官并环球旅行的个人记录,是有关1882-1884年间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几乎唯一的中文记载,而且可能也是整个晚清时期中国人有关西班牙最详细的见闻记录,在晚清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以及晚清中外关系史方面无疑是一部罕见的珍贵史料。   〔关键词〕 蔡钧;《出洋琐记》;韩国藏本;史料价值   〔中图分类号〕K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3-0154-09   ①蔡钧:《出使须知》自序,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藏书阁藏本。本稿所引用《出使须知》相关内容,均出自该藏本。   ②参见〔英〕费尔萨姆著,胡其安译《外交手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22、31页。   〔作者简介〕权赫秀,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辽宁沈阳 110136。   2000年,笔者曾在韩国学中央研究院(The 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藏书阁发现了由蔡钧撰著并由王韬刊印的《出使须知》藏本,并在2003年撰文向国内学界介绍了这一资料。〔1〕当时,笔者根据上述《出使须知》自序的相关内容,曾指出蔡钧还撰著过如下两书,一曰《舌人小录》,一曰《出洋琐记》,只是当时还未能见到该两书,因而无法了解其“庐山真面目”。到2009年上半年赴韩国高丽大学讲学期间,笔者又在国立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奎章阁进一步发现了仍由蔡钧撰著并由王韬刊印的《出洋琐记》藏本,因撰此文以介绍这一有关近代早期对外关系史的一份罕见珍贵史料。   一、蔡钧其人及其《出洋琐记》的刊印与收藏情况   早在1881-1884年间,蔡钧就曾“随使”美国、西班牙(时称日斯巴尼亚)与秘鲁三国并曾驻扎西班牙两年有余,尽管在其级别上大体属于较驻外公使低一级别的“随员”(attache)及“参赞”(counsellor)系列,却也称得上是近代中国最早一代派驻国外的外交官,到1901-1903年间还曾担任过清政府驻日公使。〔2〕然而,清政府官方资料中有关蔡钧的资料却是寥寥无几,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3〕中便无他的履历资料,至于收录蔡钧人物资料的仅有的两部近代人物辞典中,居然完全没有记录他早年“随使”美国、西班牙与秘鲁三国的内容。〔4〕可见蔡钧在1880年代初期“随使”美、欧并曾留下相关记录的事实,即便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专门领域也已是几尽湮灭,不能不说是有关晚清对外关系史研究的一个缺憾。    据蔡钧《出使须知》自序等相关资料,大体可以了解到蔡钧的基本情况。蔡钧,字和甫,〔5〕燕山籍,生卒年与出生地及家庭背景不详,早年在广东入仕并曾奉命“专办洋务”。据与他有多年交谊的王韬为其《出使须知》所作跋文,蔡钧曾在广东“捧檄办中外交涉事”,而这样一种办理“中外交涉事”的经历,与后来他能够成为近代中国最早一代外交官,应该说不无关系。到1881年6月24日,李鸿章幕僚出身的天津海关道郑藻如,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二任驻美公使并兼驻西班牙、秘鲁两国公使。〔6〕出身广东香山的郑藻如在出使之际,经人推荐从自己的家乡奏调蔡钧“随使”,而这也是蔡钧第一次涉足外交领域,并由此而成为晚清时期第一代外交官。1881年秋,他随同郑藻如由香港启程,乘船经由日本抵达美国华盛顿就任,并在三个月后,随郑藻如西渡大西洋,经英国首都伦敦与法国首都巴黎,到达了“日斯巴尼亚国都城”即西班牙首都马德里。    早在1864年10月10日,清政府与西班牙在北京签署了有关建交通商的条约,〔7〕而西班牙首任驻华公使克维度则在1868年5月21日就已经抵达北京就任。〔8〕至于清政府驻西班牙公使却是迟至建交11年后的1875年12月才被任命,而且直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都是由驻美公使及驻法公使先后兼任,〔9〕因此西班牙公使馆实际上一直处于并无中国使节常驻的空乏局面。正是鉴于驻西班牙公使馆“乏人”而“需员襄办”, 蔡钧遂被郑藻如“札留”马德里并“参赞使事”,大体上可以看做是以参赞身份主持馆务的临时代办(charges)。〔10〕    作为清政府驻西班牙公使馆的实际负责人,蔡钧平时除“酬应日国部院官绅”等日常业务之外,还“兼习日之语言文字,留心考究,多方学习”,应该说是一位勤奋而又有心的外交官。然而,由于不服地处南欧地中海沿岸之西班牙的水土环境,他“时患咯血之症”,屡屡“请假养疴”,到1884年初获准回国,遂由西班牙“力疾就道”,经过地中海、红海及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