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历史,哲学,军事,战争
《 法理学― 法哲学及其方法》 (美)埃德加? 博登海默著
前言
本书是美国法律哲学家埃德加? 博登海默著《 法理学― 法哲学及其方法》 (1974 年修
订版)的中译本。原书是西方法学中研究法学和法律哲学领域中具有较高水平的一本著
作。全书内容分三大部分。在第一部分历史概论中,作者对自古希腊直至20 世纪70年代
的各派西方法律哲学作了概述。在第二部分法律的本质和作用以及第三部分法律的渊源和
技术中,作者在各派观点的基础上阐述了他本人关于法律哲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观点。
20 世纪的西方法律哲学,一般来说有三大派别:社会学法学、分析法学和新自然法学。作
者倾向所谓“统一法理学”(或“综合法理学”)观点,即主张不以任何单一的、绝对的
因素来解释法律;认为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要受社会、经济、心理、历史、文化以及各种价
值判断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全书贯穿了他的这一基本思想。
今天,《 法理学― 法哲学及其方法》 的中译本终于与我国读者见面了。希望这一译著
的出版将有助于我国法学界进一步了解西方法律哲学的历史和现状。
沈宗灵 1986 年12 月25 日
中译本序言
法哲学著作汗牛充栋。美国法律哲学家埃德加? 博登海默所著的这部《 法理学― 法哲学
及其方法》 一书,则是其中的一部名著。博登海默宣称,19 世纪和20 世纪多少忽视了
法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是对法律的基本性质以及法律制度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和价值进
行哲学上的分析。为此,他于1962 年在其于1940年出版的《 法理学》 一书基础上撰写
发表了《法理学― 法哲学及其方法》 ,后又于19 74 年修订再版。博氏集30几载之心
血,终形成一家之说,即统一法理学。
全书内容实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法律哲学史和作者本人对法律的性质和作用的哲学思
考,第二部分为法律的渊源和技术。
博氏本人对法律的性质和作用的哲学思考,构成了本书的核心。其中,他对法律的秩序成
份和正义成份作了详尽而深刻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法律与权力、行政、道德、习惯等
其他社会控制力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哲学上的分析,最后还对法治的利弊予以了评价。
博登海默这部法哲学著作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面面俱到,而在于它能引起读者认真而严肃的
思考。
翻译此书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困惑中执意苦思冥想的结果,便是闹出几个连自己
也解答不了的问题。于是我也就罗织了这些所谓的问题,置于正文之前,供大家商讨。
人类选择了法律,便崇尚法津。可是历史也曾奇迹地开过玩笑,使法律的选择人苦苦挣扎
于无法状况或恶法高压之中。问题不在于判定法律本身的善恶、法律史如何撰写,因为无
生命的法律在绝对意义上俯首听命于人类。关键主于人对法律是什么(包括原本是什么和
现在是什么)、法律应当是什么以及二者间关系的认识与判断。
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古罗马人就有过这样一句格言,只要有政治社会单位的地方就有法
律。自此往后几千年文明史中的法学家和哲学家,都力图对这一社会现实与历史经验进行
诠释和分析,希望能从中找出些必然性、规律性。是的,他们的确发现了许多。然而,在
这些必然和规律背后又隐藏了些什么?是每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
的需要?还是其个法学家、哲学家个人思维的任意和惰性,抑或他们作为凡人同他人一样
所具有的安全本能?
人类制定了法律,尔后似乎就在不断地解答人类为什么要制定法律,解答得仿佛拥有真
理。然而,人自我知觉的有限性、人的自我辩解本能(常常体现为特定阶段的科学结论)
和强大的依赖心理遮掩了一个更为深层的现象,即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乃是人类
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反自然的选择。对某种行为所作的事后证明,并不能说明这种行为选
择比另一种行为选择更合理、更正确。历史不允许假设,我们不再能设问,当法律作为一
种手段被选择之前,是否有着其他更佳的选择,正如我们不能期求人类返朴归真到赤身裸
体的原始状态。那么,我们是否还肯诗歌化地把法律接结成一位至高无上的真理之神呢?
法律的外部框架毕竟辉煌。从《 查士丁尼国法大全》 、拿破仑法典》 到《 德国民法
典》 ,法律制度在芸芸众生眼里已相当完备。似乎完备到可以满足人类对有秩序有组织
的生活需要,满足人类重2 复令其满意的经验或安排的欲望以及对某些情形作出逆反反应
的冲动。然而,法律标示的自由、平等以及安全等正义价值,是否像秩序价值那样获得了
实现?为了追求正义价值的实现,人类一次又一次对法律的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加以否
定,却总也无法消除法律形式相对持久的完备与法律内容对人类根本要求相对无法满足的
不和谐,这是法律的本身局限还是人类的根本追求在绝对意义上的不可靠?
人类依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