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王秀.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财务,历史,文艺,文学

目 录 【第一章】 中医学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学好中医的基石——四大 经典 第二节 病因病机学的完善与发展 第三节 新学说的涌现——金元四 大家 第四节 中医的传染病学——温病 学 第五节 中医特色理论——瘀血学 说与活血化瘀治法 第六节 中医临床治疗之武器—— 中草药 【第二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整体观 第二节 辨证论治 第三节 治未病——中医的预防医 学 【第三章】 相互依存的阴阳 第一节 阴阳的原始含义 第二节 阴阳的特征 第三节 阴阳的关系 第四节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 用 【第四章】 循环往复的五行 第一节 五行的特点 第二节 事物的五行分类 第三节 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 第四节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 用 【第五章】 藏象 第一节 脏腑的形体分类 第二节 五脏的生理功能 第三节 六腑的生理功能 第四节 奇恒之腑 第五节 五脏与形体官窍 第六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气、血、津液 第一节 气 第二节 津液 第三节 血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联系 【第七章】 病因 第一节 六淫与疾病的关系 第二节 七情与疾病的关系 第三节 痰饮与疾病的关系 第四节 饮食与疾病的关系 陈可冀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 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 ,著名中医及中西医 结合专家。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科 研。在冠心病中医治疗、抗衰老理论及临床研究、 清代宫廷医疗经验的整理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 果。 胡剑北教授 资深中医临床家 ,著名中医药科普专家 ,中医 时间医学发起人 ,中医形体医理学倡导者。1995 年获得 “中国百杰青年中医”称号 ,长期从事中医 临床和中医科研教学工作 ,成果突出。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中医基础 /王秀主编 .—南京 :江苏科学技 术出版社 ,2011.4   (彩图中医学丛书 )  ISBN 978-7-534 5-6885-5   Ⅰ .①中…  Ⅱ .王… Ⅲ .中医医学基础  Ⅳ .R2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 (2009 )第 140888号 彩图中医学丛书——中医基础 本册主编 王 秀 责任编辑 孙连民 郑 颖 责任校对 郝慧华 责任监制 张瑞云 出版发行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南京市湖南 路1号A楼 ,邮编 :210009 ) 网  址 http // 集团地址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南京市湖南路1 号A楼 ,邮编 :210009 ) 集团网址 凤凰出版传媒网 http // 经  销 江苏省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 制  版 江苏凤凰制版有限公司 印  刷 南京精艺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718mm×1000mm 1/ 16 印  张 10.25 字  数 160000 版  次 2011年4月第1版 印  次 2011年4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 ISBN 978-7-534 5-6885-5 定  价 26.00元 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 ,可随时向我社出版科调换。 【第一章】 中医学的历史轨迹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 渊源流长。它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 ,千百年来积累 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学的发展形成过程中 , 接受和吸收了当时的科学技术、文化思潮的影响 , 因此其学术特点及内容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成果有着 密切的联系。下面将从影响较大的几本古代医籍着 手 ,介绍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第

文档评论(0)

10931015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3113434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