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法易混罪名
易混淆罪名比较分析、案例总结
抢劫罪
(一)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别
抢劫罪:暴力针对人实施
抢夺罪:暴力针对物实施。但如果暴力既对人又对物,则可以构成抢劫罪。
EG: 从女孩耳朵上拽下耳环,导致被害人耳朵撕裂的,定抢劫罪。
(二)抢劫罪与绑架罪的区别
抢劫罪:直接针对被害人劫取财物的。
绑架罪:绑架罪中的索取财物,只能是向被绑架人以外的第三者索要财物。
◆ 绑架过程中又当场劫取被害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同时触犯绑架罪和抢劫罪两罪名,应
该择一重罪处罚。
EG:张某、王某两人于某日以商谈生意为名将某私营业主唐某从其工厂诱骗至市郊的一空房内,将唐某的双手铐在窗户铁栏杆上,强迫唐某答应亲手写下“请立即支取8万元货款交付给客户张某”的纸条,并盖上自己的印章。随后,张、王二人持该字据从唐某的私营企业财务室领走8万元。则张、王的行为构成何罪?( A )
A.抢劫罪 B.绑架罪
C.敲诈勒索罪 D.非法拘禁罪与诈骗罪
(三)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抢劫罪:抢劫罪中的暴力手段必须达到足以抑制对方反抗的程度,但不要求事实上抑制了
对方的反抗。
敲诈勒索罪:以不足以抑制对方反抗的轻微暴力取得他人财物的,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如果都是以暴力相威胁,则威胁的内容具有当场实现的特征就是抢劫罪。
EG:乙经常邀约甲的妻子打麻将,为此导致甲夫妻不和。某日乙又将甲妻邀至乙家打麻将,甲得知后来到乙的住处,掀翻麻将桌,打了乙几耳光,并对乙说:“你破坏了我的家庭,必须赔偿5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B )。
A、抢劫罪 B、敲诈勒索罪
C、诽谤罪 D、诈骗罪
(四)难点总结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无非法占有为目的,强取在他人控制下的自己财物,不认为是抢劫罪。
2、抢劫赌资、犯罪所得赃款赃物的,以抢劫罪论处。但行为人仅以其所输赌资或者所赢赌债为抢劫对象的,一般不以抢劫罪论处。
3、转化型抢劫罪必须以“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为目的而实施暴力。
以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转化型抢劫罪的法律拟制。
EG:甲在公共汽车上发现乙在偷自己的钱,就抓住乙偷钱的手并呼喊“不许偷钱”。乙见状,一边恶语威胁,一边用力向外拽钱。甲拼命护住钱包,乙用拳头猛击甲的头部。后由于甲仍拼命护住钱包,乙见难以得逞,在车到站时下车逃走。乙的行为构成(B)。
A、转化型抢劫罪 B、按第263条定抢劫罪
C、盗窃罪 D、故意伤害罪
4、抢劫罪的既遂标准:劫取了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之一即可。
盗窃罪、侵占罪
(一)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盗窃罪:受骗人没有基于错误认识而主动处分财产。
诈骗罪:受骗人基于错误认识而主动处分财产。
EG:某甲在超市内佯装购物,乘无人之机,将一袋有方便面的纸盒打开,掏空方便面 ,再将一架摄像机隐藏于内,而后某甲将该纸盒拿到收银台,甲按纸盒上的标价支付了38元,带走了价值数千元的摄像机。甲的行为构成( A )。
A盗窃罪B诈骗罪C侵占罪D不构成犯罪
EG:A以看风水的名义欺骗他人,不法取财。某日,A以B家风水不好,需要水灾为名,令其将3000元钱用红纸包好,放在墙脚,临走时还说:“别人不能动,一个星期后我会再加来打开”。B事后发现,红纸包里的钱早已被A用冥币调换。A是否构成诈骗罪?
——盗窃罪
处分财产的认定:
1、行为人有处分权
EG:用冰棍骗取小女孩的金项链,构成盗窃罪(小女孩无处分权)
2、行为人有实际处分行为的意思
EG:以假钱换真钱,构成盗窃罪(所有人并没有实际做出处分)
3、对处分物有所认识:达到性质上的认识,而不要求数量
EG:甲去超市将两个照相机装入一个盒子里,去收银台时说要买一个相
机,此时构成诈骗罪。此时收银员对相机有了性质上的认识而处分,
在所不问数量。
(二)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区别
盗窃罪:侵犯他人占有的财物(一种事实上的支配,不是物理上的占有)
侵占罪:侵占自己占有的财物:保管物、遗忘物、埋藏物(所有人不明或国家所有)
1、第三者从出租车内取走财物的行为——盗窃罪
2、私营商店中的店员属于下位者,下位者基于不法所有的目的取走财物的——盗窃罪
(三)难点总结
1、A. 实施盗窃行为,造成公私财物损毁的,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又构成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