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尊重他人隐私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会尊重他人隐私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会尊重他人隐私》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黄美虹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尊重他人隐私权的意识; (2)提高依法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意识。 2、知识目标: 尊重他人隐私的重要性;尊重他人隐私的表现;尊重他人隐私,不等于隐瞒和包庇犯罪。 3、能力目标: (1)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 (2)理解尊重他人隐私权的重要性; (3)理解隐私权是相对的,不等于隐瞒和包庇犯罪。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隐私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未成年人的隐私与成年人的教育之间的矛盾。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分析、讨论合作探究为主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日记本风波的视频》:思考回答问题: 师:赞同举手?不赞同举手?痛恨讨厌此做法的举手? 师:统计全班比率 师:比率说明了什么? 生:回答略。 师:在刚才的视频中我们发现,不少同学还不能做到自觉尊重他人的隐私;而且从同学们的举手比率也告诉我这种行为大家都讨厌痛恨。那么这节课我要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学会尊重他人隐私。 讲授新课: 第2课时 学会尊重他人隐私(板书) 师: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多媒体课件演示)(结合孔子图片)_说明什么? 一、尊重他人隐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板书) (多媒体课件演示)(结合现代城市图片) 师: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尊重他人隐私被我们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时至今日,隐私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越是文明,人们对隐私权越是尊重。 一、尊重他人隐私——是现代文明规则要求(板书) 师:古代就提出要尊重他人的隐私,现代社会文明规则又要求我们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的隐私权都受到尊重和保护了吗?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事情还有吗?师:请看案例。(播放视频) 思考:廉某夫妇的行为的后果是什么?你如何评价他们的行为? 生:回答略。 师:法院判决的事实告诉我们,廉某夫妇的行为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既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师: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请看P83页小字内容,回答问题:窥探他人隐私的动机是什么? 连线心理学(多媒体课件演示) 窥探他人隐私 动机:是一种了解他人的渴望。 师:现实生活中窥探他人隐私涉及一个好奇心适度的问题,心理学上将超过此标准的行为进行分类。具体分为哪几类? 好奇心过剩——道德层面的问题 心理不健康,甚至是心理异常——人格扭曲 侵犯公民的隐私权——违法行为(复习旧知识,不道德行为) 尊重他人隐私——是现代法制社会要求(板书) 师:课堂感言(多媒体课件演示)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将社会、隐私、道德、法律这四个词连起来,表达对刚才所了解知识的感言。(每小组代表发言) 师:既然知道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既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违法行为,那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就要尊重他人隐私。怎样尊重他人隐私呢?尊重他人隐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书本知识回答) 二、尊重他人隐私的表现(板书)师:请看案例。(再播放视频—廉某夫妇) 师:好奇心使得廉某蓄意刺探杜某夫妇的隐私,表象为装录音和探头。 师: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具体有哪些行为属于蓄意打听和刺探别人的秘密呢? 生:回答略。(结合书本知识回答) 思考:若你被侵犯了该怎么做?杜某夫妇是怎么做的? 生:回答略 师:从廉某夫妇的行为及后果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依法自律、不蓄意打听和刺探别人的秘密;学会尊重他人隐私;加强法制观念和道德素质) 师:蓄意打听和刺探别人的秘密,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违法行为,是要受到道德谴责甚至法律制裁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正确对待自己的好奇心,绝对不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一定要做到 1、首先表现在不蓄意打听和刺探别人的秘密(板书) 师:刚才同学们接触的都是有意的打听和刺探, 那么,我们无意中听到或看到他人的隐私,并且散布出去了,那算不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呢? 生:回答略。 师:请看案例。(再播放视频——日记本风波) 师:你认为短片中有几个做错的行为?为什么? 假如你是值日同学,看到地上日记本会怎么做? 值日同学认为他有言论自由,你怎么看? 老师侵犯隐私权了吗?假如你是老师,看了日记后又当如何做? 如果不经本人允许,随意散布他人隐私,会给他人造成怎样的后果? 生:回答略(可能给他人带来不能弥补的心灵创伤或物质上的伤害)。 师:因此,当你无意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