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女人生涯规划书.doc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女人生涯规划书

更多下载:/%D4%C6%C9%EE%CE%DE%BC%A3 女人生涯企划A 自序(1) 属于你的人生规划 ——永远不要放弃登高望远的权利 我发誓,在三十岁以后,每年至少要学一样新的东西。其实,这世界有这种“共识”的人越来越多。 从潜水、摄影、陶艺到弗拉明戈舞,都带给我深浅不同的乐趣。 今年,我“投资自己”的事情听来比较不像“休闲活动”——我回台大念了EMBA。 没有任何商学渊源的我、对数学一向不太感兴趣的我、考大学的时候一个商学系也没填的我,竟然会报考台大EMBA,跌破很多朋友的眼镜。 连我自己也有跌破眼镜的感觉。 我开始上“财务报表”之类的课程,开始觉得自己有责任把一些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书籍看完。出乎我意料的,这些本来我以为会很枯燥的商业活动中,我仍可以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 在此之前,我只有些许关于股票与企管的知识,偶尔看看经济日报或商业周刊、天下杂志而已。 我临时决定赴考,几乎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准备,也必须在“半工半读”的状况下偷空才能读书,的确有些辛苦。离开校园这么久之后,还想要进校园,主要的原因也有点可笑:我发现,周围同龄的朋友竟然都重新回学校念研究所,甚至还有一些“前辈”,在孩子都过了青少年阶段之后,不但回校念了研究所,甚至还努力不懈的到彼岸研修博士课程。 彼岸拼经济,此岸拼完经济后拼学问,大家似乎都得了知识焦虑症,应该是此岸渐趋文明的表征。 很多人事业有成后感觉学历欠缺,所以持续深造。学历欠缺并不是我上学的理由。 我目前的工作好像也不需要太多的管理智慧,从没梦想过当王永庆或比尔盖兹,更不想管理任何人;但是,凭着某种“就是要学我没学过的东西”的业余精神,我竟然毫无挣扎的决定继续回台大念书,而且选择了当初“死也不碰”的商学院。 说穿了,其实只因我一直是个喜欢变化的家伙罢了:总是喜欢没有走过的道路,更爱走看来困难的路,挑战陡峭而陌生的高山。 新的挑战当然会让我的生活压力陡然变大,眼神有点犹豫,刚上路时稍稍有点后悔,但既费力又快乐的征服感常使我目眩神迷。 这或许叫做“自作孽,不可活”。 老实说,有些课还真的满枯燥的,恐怕比念甲骨文还令人头痛,如果这是我在当初念大学时候必修的课程,我想,我一定会在老师点名后逃课去谈恋爱。如今,在自己选择的课堂中,我的心境大不同;工作了一天才去上课,我常常在课堂中打瞌睡。然而,“猛然点头”后强自睁开眼睛,往往会有一种罪恶感涌入我心头,让我清醒。因为放眼望去,总会有一颗一颗斑白的头颅掺杂其中,我的同学们,绝大多数年纪比我大些,他们贵为大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日理万机后仍然赶来上课,认真的做笔记、向老师提出问题……有一种严厉的声音提醒我:看!成功的人士都那么进取,那么,你若再昏沉下去,未免太没出息! 对久溷江湖烟尘的我来说,上课这件事像一台空气清净机。我喜欢和一群人为着同一目的努力、又能各自享受独立的成就感的感觉。这或许是我不断学习各种看来不太需要的东西的理由。 然而,看来也许不太会有用处的学习经验,其实都开发了我心中某种美好的矿藏,激发了某些内在的神秘能量;也许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却都送给我一些珍贵的礼物,让我感觉,即使曾经举步维艰、即使曾经挥汗如雨,都是值得珍藏的记忆。 我记得,在某个座谈会后,有个女孩问我:“现在的世界变化这么快,我们怎么做生涯规划?” 我低头沉思了很久,答应在书中给她一个回答。 老实说,以前,我很怕谈到“生涯规划”这四个字。 因为,任何一个人的生涯规划都不会尽如人意。规划赶不上变化。有时,不管人们怎么在意自己的计划,也都不能不承认天意的力量比我们更强大。 然而,如果人生是一条河流,必得常常清理,才不会让不必要的烂泥堵塞、淤积。其实,我害怕的只是某些人谆谆教诲“你一定拥有铁饭碗般的工作、在几岁之前嫁人、生两个孩子、一定要领到退休金”的那种规划。过去讲生涯规划的人,都只想把人生的河流卡死在硬邦邦的防波堤之中,企图把“生涯规划”做成财务上的损益平衡表,或让它呈现一种井然有序的无聊。 我一直在逃避某些企图只让自己活成“跟别人没什么不同”的人似的平庸规划,所以在各种人生志愿的选择上一直辜负着“大家”的期望。 以“正常眼光”来看,我个人的生涯规划实在太没计划。 不只辜负长辈期望,还辜负自己曾有的选择,我念了法律又不从事法律,后来念了中文所。拿到硕士后,我很幸运,马上拿到国立大学的讲师聘书,却又不肯乖乖当老师,不甘寂寞地选择到新闻界工作。 所以多年来我除了写作,一直有另外的职业,从记者转任到电视、广播的主持人,其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