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边坡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防灾科技学院学报.PDF

某边坡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防灾科技学院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边坡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第17卷第1期 防  灾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Vol.17ꎬNo.1 2015年3月 J. of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Mar.2015 某边坡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秋  实ꎬ左三胜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ꎬ四川 成都  610059) 摘  要:地震是引起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ꎬ文章以怒江上游干流左岸一边坡为例ꎬ利用Flac3D软件对其 在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ꎮ 通过对比得出:在天然工况下ꎬ边坡塑性区域分布范围较小且 零星ꎬ剪应变增量和位移场分布均合理分布ꎬ边坡处于稳定状态ꎻ在地震工况下ꎬ塑性区域形成贯通面ꎬ剪应 力增量集中分布在基岩与变形带分界面ꎬ并且位移大幅增加ꎬ此时边坡处于失稳破坏状态ꎮ 文章对揭示边坡 在地震作用下失稳机制提供有益参考ꎮ 3D 关键词:数值模拟ꎻFlac ꎻ稳定性分析ꎻ地震ꎻ 中图分类号:TU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047(2015)01-0047-06 宽约310 mꎬ纵向长约395 mꎮ 0  引言 边坡与基岩分界线除几处崩塌堆积外清晰可 边坡失稳是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ꎬ地震 见ꎬ深部根据变形体裂隙张开度、密集程度、变形 又是引发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ꎮ 我国地处环太平 岩体完整性、勘探平硐的自稳性ꎬ可分为强、弱变 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ꎬ是个地震频 形带ꎮ 强变形带物质结构较松散ꎬ硐室自稳性差ꎬ 发的国家ꎬ同时我国又是个多山区的国家ꎬ所以对 该段的勘探平硐基本需要支撑才能保证稳定ꎬ弱 地震环境下边坡的稳定性研究就具有了非常重要 变形带结构比较紧密ꎬ硐室基本稳定ꎬ一般不需要 3D 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ꎮ Flac 软件在岩土工程 支护ꎮ 平均厚度75 mꎬ其中强变形带平均厚度 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ꎬ尤其在非线性动力分析 30 mꎬ弱变形带平均厚度45 mꎬ规模为918 ×104 3 中ꎬ由于其采用混合离散的方法加上显式拉格朗 m ꎮ 岩土体物理参数经市内土工试验得出ꎬ如表 日算法模拟塑性破坏与流动ꎬ使得模拟结果更加 1所示ꎮ 趋近实际ꎮ所以文章以怒江左岸一边坡变形体为 此变形体地处河谷深切地带ꎬ其临空面岩体 例子ꎬ通过加载地震波加速度时程曲线ꎬ利用 发生强烈卸荷回弹作用ꎬ形成应力集中现象ꎬ形成 3D Flac 软件进行数值模拟ꎬ分析其动力响应ꎬ预测 许多卸荷与拉张结构面ꎮ 地应力研究表明此变形 其稳定性ꎮ 体最大主应力方向与岸坡斜交ꎬ高水平的地应力 也为变形体提供了良好的应力条件ꎮ 1  工程地质概况 此变形体所在区域位于藏中地震带内ꎬ南端 此边坡位于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察瓦龙乡境 进入滇西地震带ꎮ 所处区域新构造运动强烈ꎬ表 内的怒江干流左岸ꎬNE55°山脊西南端边坡部位ꎬ 现为强烈的大面积间歇性隆升和块体的侧向滑移 总体上为斜歪起伏的山脊ꎬ上部为变形斜歪的山 及块体边界断裂的走滑位移活动ꎮ 脊ꎬ中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