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顶煤开采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顶煤开采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

1997 年2 月JOU RN A L O F CH IN A COA L SO C IE T YF eb.1997放顶煤开采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闫少宏(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摘要键性作用,通过分析放顶煤开采围岩系统的运动特征, 认为顶煤体在支架- 围岩系统中起着关提出了定量描述顶煤体物理力学特性变化的原理与方法.研究认为, 支架承受上覆岩层的外载等于促使顶煤体在垂直方向变形的压力, 并给出了定量的计算公式, 据此公式成功地解释了放顶煤开采顶煤体愈软, 支架载荷愈小及支架载荷并不与采厚成正比的现象.关键词放顶煤开采工作阻力损伤力学支架- 围岩系统采厚中图分类号350. 1823. 97TDTD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的确定一直是矿山压力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在中厚煤层单一长壁开采时, 认为支架载荷由直接顶岩层重力和老顶来压的变形压力所组成, 并按 4~ 8 倍采厚的岩柱重力予以计算, 基本可满足生产要求.但对综放开采工作面支架载荷测定表明, 对于同样的围岩条件, 支架载荷远低于借用中厚煤层长壁工作面支架载荷计算公式所得结果.例如: 郑州矿务局米村矿 15011 综放工作面, 平均煤厚为 8. 4 m , 直接顶为砂质泥岩, 厚 3. 6~ 8 m , 采用 ZF S4400- 19?28 型中位放顶煤支架, 支架初撑力为 4 260 kN , 额定工作阻力为 4 400 kN , 支架支护面积为 5. 07 m 2 ,若以 (4~ 8)?m Θ (?m 为采厚, Θi 为直接顶的密度) 计算支架载荷, 则支架工作阻力应为 3 918~ 7 836 kN (Θi= 2. 3 t?m 3 ) , 实际上支架平均额定工作阻力为 2 255 kN , 占设计工作阻力的 51%. 其它综放工作面均有类似情况, 表明传统的确定支架载荷方法已不适应综放开采的新条件, 必须深入研究新的开采系统下支架载荷确定方法, 为综放开采 支护设计服务.放顶煤开采支架工作阻力确定的基本观点(1) 顶煤体对于支架- 围岩作用效果有重要影响分析中厚煤层与综放开采围岩系统认为: 放顶煤开采在顶板岩层与支架之间增加一层强度较低的顶煤充当了直接顶, 作为上覆岩层活动的“垫层”. 它起放顶煤开采顶板下沉运动基础的作用, 也是顶板回 转下沉而对支架作用的中介层, 它的力学特性在支架- 围岩关系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以前对于中厚煤层开采支架- 围岩关系的研究, 将直接顶视为不可压缩并随移架而垮落的刚性体, 老顶岩层回转通过直接顶的刚性体对支架产生力的作用.由于中厚煤层采场直接顶较顶煤体强度高, 因此1它对老顶岩层作用效果影响不甚明显, 以致掩盖了它在支架- 围岩中的作用.近 12 a 通过对综放开采矿山压力的实测与研究, 日益认识到强度较低、 多结构面的顶煤体对支架- 围岩作用效果有明显影响.因此在研究其相互作用时, 应充分认识和研究顶煤体的物理力学特性.(2) 支架- 围岩对顶煤体的作用效果表现为物理力学特性及位移的变化收稿日期: 1996- 07- 18煤炭学报1997 年第 22 卷14放顶煤成功开采的前题是顶煤体能有效破碎, 而顶煤体的破碎主要是靠矿山压力与支架的作用.煤壁前方以支承压力作用为主, 控顶区内主要为顶板岩层变形压力与支架反复支撑.在此条件下, 顶煤体 从煤壁前方 6~ 20 m 即发生变形, 逐渐进入塑性或脆性破坏状态. 顶煤体的力学性态从弹性区向塑性区和散体区过渡. 文献1给出了几个区的定量判断方法. 顶煤体在矿山压力与支架作用下, 其位移在煤壁前方以水平位移为主, 后方以垂直位移为主; 合位移从煤壁前方始动点至放煤口依次增大, 呈指数规律 变化2 .可以看出, 顶煤体在支架- 围岩系统作用下, 从煤壁前方始动点至放煤口其介质与位移发生了明显变化, 并呈宏观规律性.(3) 顶煤体的变形特点符合宏观损伤力学的力学基础文献3分析了大量顶煤体位移与裂隙变化实测结果, 认为: 顶煤体的力学特征与其破坏有关, 而破坏又与其位移特征相关, 并从顶煤的可放性上分析, 给出了顶煤体非破坏与破坏的概念.认为即使顶煤 体有宏观裂隙出现, 只要其与周围煤体保持力的联系, 该煤体不呈破坏状态; 凡已与周围煤体失去力的联系, 呈散体介质状态, 即认为已成破坏状态.这样顶煤体的整个运移过程经历了非破坏与破坏两个过 程. 非破坏过程是顶煤体裂隙扩展、演化和力学性态逐渐劣化的过程, 累积到一定程度便进入破坏过程, 煤体成松散冒放体.可见从顶煤冒放性的基本点出发, 可认为顶煤体运移过程符合宏观损伤原理.这样 顶煤体变形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