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歌声装点生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歌声装点生活   辑/吴晓莉      2008年是子鼠年,在十二生肖中,鼠为十二生肖之首,它代表着智慧。在这篇文章里,给大家讲述的故事仍然与音乐有关,同时,也与智慧有关。      古典音乐与单词记忆      上世纪60年代的一天,坐落在保加利亚索非亚的暗示学院进行了一项试验。受试的共16人,包括医生、工程师、法官、建筑师和教师,年龄小的22岁,大的已届花甲。他们预先被告知,试验内容是用一种新颖而高效的方法学习法语。   试验开始之后,课堂里播放起古典音乐缓慢、庄重的乐章。教师要求听者闭上眼睛,让自己的身体的肌肉在音乐声中放松,让紧张的心情平息,要缓慢而有节奏地呼吸。这时音乐进行的速度是每分钟60拍,节奏是四拍子。教师每隔8拍才念一个法语的单词或词组,不断地重复着;又不断改变着语气,或轻柔,或生硬;或平淡,或有趣......受试者静静地仰靠着椅背,舒舒服服地聆听着。   几小时后,老师对受试者当场进行了单词记忆效率的测验。结果令人惊叹:他们在短短的时间里共记下了三百个单词,平均成绩是97分。实验前,受试者都认为学习外语无捷径,参加这样的实验简直是浪费时间。但当取得这惊人的成绩之后,个个都兴高采烈,觉得自己突然变得聪明了。   这就是保加利亚学者拉扎诺夫所倡导的超级记忆法的一个试验场面。以他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古典音乐(特别是巴罗克音乐)每分钟60拍、四拍子的乐章,可以使身体放松,使各种生理节奏如心跳、脑电波等趋向于与音乐同步;而大脑在此种生理状态下会变得非常机敏,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据说这种方法无论对高智或弱智、年轻或年老、文化高或文化低的人都有效。参加实验者在一个月内可以掌握一门外语,在几个星期内可以学完半年的历史课程,而且有利于健康。      科学家与音乐      人们一般都认为:科学思维属逻辑思维,主要用左脑;音乐思维属形象思维,主要用右脑。这一左一右,似乎是两码事。然而,伟大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却说:“伟大的科学家和伟大的音乐家两者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伟大的诗人。” 事实上,古往今来有不少科学家都是富有音乐修养的人,科学和音乐两方面的才能都兼而有之。   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有一个敏锐的音乐耳朵。对于铁匠打铁的声音,人们都习以为常,并不觉得他们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但他却听出了差别。有一天路过一家铁匠铺,就听出这一家的敲击声比其它铁匠铺的更和谐悦耳。他量了量铁砧和铁锤的大小,终于发现了音响的和谐与发声体存在一定比例关系的规律。   爱因斯坦既会弹钢琴,也会演奏小提琴,谙熟贝多芬、巴赫等音乐大师。他甚至认为他拉小提琴的成就,远比在科学上的贡献还大;居里夫人喜欢音乐; 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也善于拉小提琴; 数学家华罗庚谙熟音律,他在琵琶弦上所找到的音色最佳点与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经长期测定所得到的恰好相符;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喜欢弹钢琴,他的夫人是著名的声乐家、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蒋英。他曾说过:“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我钱学森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文艺与科技的相互作用。”      一曲悲歌救了自己一命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个叫何满子的沧州籍歌女,色艺出众,不知因何原因,被官府判处了死刑。死刑在京城长安执行,临刑,监斩官问她有无最后要求。歌女说,她想在告别人世之前唱一首歌。监斩官想:囚犯是个弱不禁风的女子,让她唱一首歌,也不至于发生什么意外的,便答应了她。临死的何满子,此时涌起的感情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极度的悲愤。歌声像泉水从岩隙中喷涌出来一样,控诉着人世的不平,倾诉着自己所受的冤屈,断人肝肠,顿时是天昏地暗,听众也为之动容,眼泪不禁漱漱而下。   歌罢,正当刽子手举起屠刀,突然传来了急促的声音:“且慢!圣旨到!”。原来,当歌女那叙事性的悲歌唱起的时候,宫中有一个人见何满子色艺超群,认为杀了可惜,于是策马扬鞭奏告皇帝李隆基。李隆基是我国历史上酷爱歌舞的皇帝,很有音乐才能,作曲、演奏、编舞样样精通,还创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宫廷乐舞机构――“梨园”,像他这样的皇帝当然舍不得杀何满子这样的人才,于是立即降旨赦免她死罪。何满子料不到自己一曲悲歌,竟救了自己一命。   不久,有人将何满子刑场上的所唱的歌加以整理,命名为《何满子》,此后《何满子》便成为悲歌的代称。诗人白居易赋诗曰:“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诗人张祜也写一首叫《何满子》的诗:“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 望君泪双流。”传说青楼的歌女们读到这首诗后,悲叹自己与何满子“同是天涯沦落人”,哭得惊天动地,并立即把它谱成了一首后来很流行的歌曲。   看来,音乐的功能的确是不小。快乐了要歌唱,悲伤了要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