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VIP

2017年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史料三 (康熙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制乱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而已。 ——章 《康熙政要》 史料解读 (1)从史料一中①可知,毛泽东认为康熙帝的伟大贡献是奠定了中国现代版图的基础。 (2)史料二中①说明康熙帝以儒学治国。 (3)史料三是康熙帝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胸怀天下,勤政爱民,统治有方,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 答案 问题思考 (1)列举史实说明史料一中“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结论。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史料二中康熙帝治国措施的积极作用。 答案 史实:①派兵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 ②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 ③册封(五世)班禅,密切与西藏关系。 ④反击沙俄侵略,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主权。(任答三点即可) 积极作用:①以儒学治国,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速了满洲封建化。 ②笼络汉人,有利于缓解满汉矛盾,促进民族融合,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答案 (2)史料三中康熙帝的自我评价是否客观合理?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看法一:合理。康熙帝一生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是中国古代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看法二:不合理。康熙帝作为封建统治者,其政策措施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对内加强专制,对外轻视西方,未能紧跟世界潮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进程。 史论总结 全面评价康熙帝 (1)历史贡献 ①政治方面:平定三藩叛乱,统一台湾,平定西北噶尔丹叛乱,确立中央对西藏的册封制度,两次反击沙俄侵略。康熙帝为维护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基本上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 ②文化方面:康熙帝推崇程朱理学,组织编撰《康熙字典》等要著,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③经济方面:康熙帝统治时的中国,政局稳定,领土广阔,生产力有所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也趋于繁荣,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一百多年的“康乾盛世”。 (2)不足之处:康熙帝统治时期,世界历史逐步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独裁(设南书房、大兴文字狱)进一步加强,实行闭关政策,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局面,为中国在19世纪遭受西方的侵略埋下了隐患。 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1.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①崇尚儒家文化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 2 3 4 √ 答案 解析 1 2 3 4 解析 康熙帝统治时期,清军刚入关不久,满汉民族矛盾尖锐,康熙帝在曲阜的作为,目的很明确,即通过推崇儒家文化延揽汉族文士,以缓和民族矛盾,巩固清朝统治,故①③④的说法正确。 康熙帝的行为是对汉族文化的推崇,不是着力提升满族文化,排除②。 2.“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之宫中柱上。”康熙帝的这番话表明 A.“三藩”逐渐成为抗衡中央的地方割据势力 B.维护民族团结是康熙帝面临的重大任务 C.康熙帝面对“三藩之乱”决定用武力平叛 D.维护国家主权是康熙帝面临的重大任务 解析 由题干材料信息“夙夜廑念”可知三藩势力已危及到中央集权的加强。 √ 1 2 3 4 答案 解析 3.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中写道:“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他的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A.鳌拜集团被铲除 B.清军平定三藩之乱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军进入台湾 解析 从诗中的“岛”可以排除A、B两项。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康熙帝才刚刚继位并且郑成功与清政府处于敌对状态中,故排除C项。 √ 1 2 3 4 答案 解析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十五年(1696年)圣祖亲征,噶尔丹窜死,朔漠平。 ——《中国历代国家管理辞典》 材料二 五十二(1713年)癸巳春正月戊申,诏封后藏班禅胡土克图喇嘛为班禅额尔得尼。 ——《清史稿·圣祖本纪》 材料三 尼布潮(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之一河一溪,皆我所属之地,不可少弃之俄罗斯。 ——《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三十五 1 2 3 4 答案 措施: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丹叛乱,册封班禅。 意义: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势力,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 2 3 4 答案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康熙帝处理民族关系采取的措施与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