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金融经典案例3.ppt
金融经典案例 第三章 信用 案例1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现状与发展 案例1 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一种信用活动。基本形式是发行政府债券,包括国内信用和国际信用。 国内信用是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向国内居民、企业、团体取得的信用,它形成国家的内债。 国际信用是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向国外居民、企业、团体和政府取得的信用,它形成国家的外债。 国际信用——“冰岛”主权债务危机 2008年初,冰岛GDP达194亿美元,人均收入排名全球第四,还长期跻身世界最幸福国家之列,多次被联合国评为最宜居国家。 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银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最终冰岛全国最大的三家银行全部宣布破产,被政府接管。这3家银行,所欠外债已达1380多亿美元,将近达到冰岛GDP的7倍,再加上其他负债,冰岛的总外债高达GDP的9倍。 国际信用——“冰岛”主权债务危机 2010年3月7日,冰岛通过全民公决,否认了原来政府所达成的向英国和荷兰偿还巨额赔款的协议——人民选择了让国家信用破产的道路。 这意味着冰岛将拒绝偿还其所有欠款,欠款不还,以后将不能在国际上得到借款,冰岛成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一个倒在债务面前的国家。 “全球政府债务钟” /content/global_debt_clock 2014“全球政府债务钟” 日本政府债务占GDP比重:239%,人均98452美元债务。 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82%,人均42228美元债务。 加拿大政府债务占GDP比重:86%,人均46212美元债务。 巴西政府债务占GDP比重:54.6%,人均7868美元债务。 澳大利亚政府债务占GDP比重:27.2%,人均17070美元债务。 中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16.6%,人均1185美元债务。 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账款所形成的企业常见的信贷关系。 商业信用的形式主要有:赊购商品,预收货款和商业汇票。 2013年国内销售平均赊销期—科法斯企业信用调查 2013年国内销售逾期情况—科法斯企业信用调查 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与商业信用不同,银行信用属于间接信用。 银行信用报告(部分)——人行企业征信系统 银行对企业信用评级: 中国农业银行企业信用评定按得分高低,企业信用等级分为AAA、AA、A、B、C五个等级: 国家开发银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实行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级七级。 中国银行的客户信用等级分为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CC级、CC级、C级和D级,共十个信用等级。 行业信用等级用预警信号表示,分为绿信号、黄信号、红信号三种。 地区信用等级用风险程度表示,分为低风险、较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五类。 个人信用报告——人行企业征信系统 个人信用报告——人行企业征信系统 案例3 次贷危机视角下我国信用评级机构规范 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发放对象:向低收入、少数族群、受教育水平低、金融知识匮乏的家庭和个人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 美国的次级贷款市场,由两家政府主导的公司占据七成以上的份额:房利美(Fannie Mae,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与房地美(Freddie Mac,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 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贷款机构将流动性很弱的次级抵押房贷包装成抵押担保证券(MBS)。 案例3 次贷危机视角下我国信用评级机构规范 次贷危机产生: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加之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使得次贷违约率上升。 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已经有大量证据显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借款人违约率大幅上升。 2007年春季各评级机构才开始将新发行次级债的评级调低,7月份后又大范围调低几乎全部次级债券的评级,仅7月10日一天穆迪就调低了超过种此类债券的评级标准,普尔在同一天将种债券列为观望,并在随后两天内调低了大部分债券的评级这也成为次级债危机造成全球投资者恐慌的直接导火索。 案例3 次贷危机视角下我国信用评级机构规范 次贷危机的蔓延:评级机构并没有预测出MBS债券市场违约率的上升,而调低评级提示风险而不是在违约率大幅提升投资者损失出现后才降低评级。MBS债券评级非公证客观,导致高盛、贝尔斯登、雷曼兄弟所承销的企业债遭到市场普遍冷遇,失去了吸引力。 世界三大评级公司 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创始人普尔于1860年,顺应欧洲投资者希望更多的了解自己在美国新发展的基础设施的资产的愿望而创建. 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创立于1909年,首创了对铁路债券信息进行信用评级;1913年对公用事业和工业进行债券信用评级. 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