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20辐射防护与放射损伤基础知识.ppt

[临床医学]20辐射防护与放射损伤基础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20辐射防护与放射损伤基础知识

辐射防护与放射损伤基础知识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程孝国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第二节 放射损伤基础知识 第一节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一、核辐射物理学基础 二、辐射源及其分类 三、核和放射事件分级 四、辐射防护体系 一、核辐射物理学基础 1、放射性 ⑴、原子结构 原子核:占原子体积的1/10000 质子,中子, 1.007277u ,1.008665u 电子: 围绕原子核旋转,0.000548u 1u=12/NA×1/12=1.6605655×l0-27kg NA=6.022045×l023是阿伏伽德罗常数 原子序数:质子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同位素:原子序数相同而质量数不同的核素 钨原子的能级示意图 能量单位:eV ⑵放射性:不稳定的核素自发地放出射线,转变为另一种核素,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这个过程称为放射性衰变,这些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发出的射线种类:可能有α射线、β射线、γ射线,还可能有正电子,质子,中子等其他粒子。 原子序数从84起的所有元素都是不稳定的,具有天然放射性;而原子序数小于84的元素只有少量的某些同位素是不稳定的,具有天然放射性;人工产生的同位素都是不稳定的,具有人工放射性。 ⑶放射性衰变:不稳定的重核元素趋向稳定的过程。 例如: 放射性衰变服从指数规律。 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衰变的个数。 半衰期:放射性核素其原子核数目衰减到原来数目 一半所需的时间 T1/2=ln2/λ=0.693/λ 衰变类型:α衰变 β衰变 γ跃迁和内转换 天然放射性系: 釷系、铀-镭系和锕系 感生放射性: 核粒子轰击较轻的元素可以产生放射性元素 例如: 2、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指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 辐射按与物质作用分类: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辐射按本质和性质分类: 电磁辐射 粒子辐射 电磁辐射:以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变化而交变振荡,形成向前运动的电磁波 能引起电离的是X射线和γ射线 粒子辐射:高能粒子通过消耗自身的动能把能量传递给其它物质 高速粒子、带电粒子 电磁辐射--波谱 3、常用辐射量和单位 ⑴照射量:是描述X(γ)射线电离空气能力的量 单位是C/kg,未定义专用名,曾用单位是伦琴(R),1R=2.58×10-4C/kg ⑵吸收剂量:是描述射线与物质作用的基本量。 它定义为单位质量受照射物质吸收的辐射能量。 曾用单位是拉德 (rad),现在国际单位是焦耳/ 千克(J/kg),又称戈瑞(Gray,符号是Gy), 1Gy=1J/kg,1Gy=100rad 当量剂量是描述辐射防护剂量学的基本量,是在严格意义上的吸收剂量。机体组织中某一点的当量剂量(H)等于某一组织或器官所接受的平均的吸收剂量(D),经过以辐射质的辐射权重因子(辐射品质Q)加权处理的吸收剂量: H=D?Q?N, N为其他修正因数(ICRP指定N为1) 单位为J/kg,专用名为希沃特(Sievert),符号为Sv,旧单位:雷姆,rem 1Sv=1J/kg=100rem 有效剂量E就是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HT与组织权重因子WT的乘积,并对所有器官或组织求和,即 E =ΣWT·HT 式中,HT、WT分别是器官或组织T的当量剂量和组织权重因子。组织权重因子是组织或器官T的随机效应危险系数与全身均匀照射总危险系数的比值。 4、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带电粒子与物质原子发生以下几种作用: (1)与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 (2)与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 (3)与原子核发生弹性碰撞; (4)与原子核发生核反应。 X(γ)射线与物质主要发生三种作用机制 : (1)光电吸收 ,主要发生在射线能量较低的情况,在10~30keV的能量范围占优势。 (2)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效应的发生率与原子序数没有太大关系,而主要取决于电子密度,在30keV~25MeV的能量范围占优势。 (3)电子对效应 ,光子能量超过1.02MeV才能发生这种吸收 中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分为两大类: ①散射: ②吸收:包括辐射俘获、核裂变、(n,α) 和(n,p)反应等。 对于某些重核(如235U和239Pu),其热中子引起 的核反应主要有两种类型: 1.“辐射俘获”,即(n,γ)反应, 例如235U(n,γ)236U; 2.裂变反应,即235U俘获热中子后发生裂变中 子在物质中有较强的贯穿能力。 二、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