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YW)精品教学课件 17.古诗五首.pptVIP

七年级语文上册(YW)精品教学课件 17.古诗五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 翼 课 件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学练优七年级语文上(YW) 教学课件 17 古诗五首 杂 诗(其二)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王维(701-761),字摩诘( 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讲授新课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情。(请先告诉我)你来的时候我的窗前的梅树是否已经开花了? 讲授新课 主题归纳 诗人以白描手法写来,于平淡无奇中简洁而形象地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讲授新课 杂 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思念家乡,急切想问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来——借问梅花,寓巧于朴 思乡之情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现河南省沁阳县)人,唐代诗人。与杜牧合称为 “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讲授新课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 归期/ 未有期,巴山/ 夜雨/ 涨秋池。 何当/ 共剪/ 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 讲授新课 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讲授新课 巴山夜雨涨秋池。   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  “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讲授新课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却话巴山夜雨时。 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讲授新课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 小结: 讲授新课 淮上与友人别 讲授新课 郑谷(约851年~约910年),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讲授新课 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讲授新课 扬子江头杨柳春 时间,地点,春景 杨花愁杀渡江人 即景抒情,点醒离别 数声风笛离亭晚 抒写握别情景 君向潇湘我向秦 各奔前程,别意茫茫 讲授新课 小结 本诗通过对诗人与友人握别于淮上渡口情景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友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讲授新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讲授新课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讲授新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讲授新课 首联:回首长安,遥望蜀地。 颔联:同是宦游,客中作别。 颈联:天涯海角,互相勉励。 尾联:擦干眼泪,歧路壮别 讲授新课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