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挂红旗五心(星)不定,扭秧歌进退两难。” ——反映建国初期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什么心态?中共对此采取了哪些对策?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方针 :和平改造 途径:国家资本主义 方式:和平赎买 目标:把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的途径是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个阶段。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等。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它经过了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和平赎买 国家税收 职工福利 企业公积金 资本家红利 国家税收:34.5% 职工福利:15% 企业公积金:30% 资本家红利:20.5% 在个别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对企业利润实行“四马分肥”。 在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后,对私股实行定息的办法,即把资本家的利润限制在一定的利息上,统一规定年息为5%,共付10年。 ????为什么对民族资本采取和平赎买,而不是像对官僚资本那样采取没收政策?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我国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 ?大多数工商业者都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营管理经验,和平改造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历史上就形成了盟友关系。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阶段: 第一阶段:1953年底以前,实行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将它们纳入国家计划轨道。 第二阶段:1954至1955年下半年,实行单个企业公私合营阶段。 第三阶段:1955年冬至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 农业的改造 手工业的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方针: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原则:自愿互利 方式: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步骤: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步骤: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致相同 政策:赎买 步骤:从实行加工定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的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到企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邯郸市郊区酒务楼村农民积极报名入社 上海工商界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前排左一为荣毅仁,左二胡厥文,左三盛丕华。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在农业合作化理论和政策的正确指导下,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发展 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比例图 入社农户96.3% 到1956年,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已占其总数的91 . 7%,产值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 93%,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 全国手工业总产值比例图 入社手工业产值93% 在党和毛泽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政策的指引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展顺利。到1956年底,全国99%的工业企业,82.2%的商业企业的分别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⑴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 ⑵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⑶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有没有失误? 2. 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失误与偏差 (1)在社会主义改造速度方面,急于求成,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2)在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急于求纯,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3. 出现问题的原因 ⑴指导思想上的问题 急于求成、不够谨慎,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 ⑵认识上存在问题 ①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②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③当时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致使一些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消灭了私有制经济,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现行的经济政策是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允许鼓励私有经济发展, 现在私营经济的规模已远远超过了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私营经济,并继续发展。 有人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既然现在允许发展,当初何必改造?社会主义改造有无必要?究竟如何看待改造与改革的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