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杨氏宗祠文化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宾川杨氏宗祠文化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宾川杨氏宗祠文化研究 大理大学文学院 云南 大理 671003 【摘要】宗祠是中国血亲传统所特有的产物,是一个家族的象征。宗祠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位于宾川县盘谷村的杨氏宗祠,是杨如轩在1929年其母寿享百岁时,报请国民政府所建,与平川东街的百岁坊、盘谷村的节孝坊、百岁亭、寿泉等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建筑群,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字】宾川;杨氏宗祠;文化 宗祠是中国血亲传统所特有的产物,是一个家族的象征。宗祠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然而,由于种种的原因很多宗祠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深入挖掘,而使后辈人失去了一次次精神洗礼的机会。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至今还有一组较为完整的宗祠文化遗存。它就是建于1929年,以“孝”为目的建造,汇集民国政要、文化名流题刻荟萃的杨氏宗祠。在至今86年间,杨氏宗祠饱经岁月沧桑,然其丰富的文化价值却仍然绽放着独特的光芒,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1杨氏宗祠的建立及其变迁 杨氏宗祠的建造者杨如轩(1891~1979),字夷斋,平川盘谷村人。幼年丧父,家贫失学,在家帮助母亲从事樵木耕作。16岁时替兄从军。先后参加过云南重九起义,护国、护法运动以及驱逐陈炯明,平定沈鸿英等叛乱。还参与了北伐,抗日战争等。 杨氏宗祠是杨如轩在1929年其母寿享百岁时,报请国民政府所建。宗祠始建于民国十九年,于民国二十五年竣工。 宗祠位于宾川县城东北50余公里的平川镇盘谷村,紧靠平川坝子的北山,座北向南,地理位置极好,占地面积1380多平方米,由宗祠、东西厢房、过厅、百岁亭、大照壁等几大部分组成,结构严谨、错落有致,整座建筑设计巧妙、施工技艺精湛,是典型的四合院式结构,是不可多得的建筑瑰宝。杨氏宗祠是中国传统的土木式建筑,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古朴的百岁亭。百岁亭为八角攒尖顶亭阁石构建筑,布局合理,用材巨大,结构科学,工艺精湛。百岁亭后面是过厅,过厅正对主房,东西贯通厢房。宗祠主房又叫大殿,是用于摆放祖先神祖牌位或执行族法家规的地方,建筑相对较高,看起来威严庄重。大殿的外围由雕花木门及雕花镂空窗作为装饰。东西厢房建筑和大殿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隔层的设计使其看似更为狭长。杨氏宗祠的过厅及照壁均画有山水花鸟图案,图案工艺精湛,使整个建筑古朴典雅中更透露着精致之美。此外,位于杨氏宗祠东北角的寿泉也极富建筑特色。我国著名书法家黄葆鉞为寿泉撰书《致寿泉之源》中写到“一斋先生足迹半天下,谓所历山水无如其乡。宾川盘谷村之雄且奇焉,山壁立三千余丈,水源溯杨子江,沿山之北,泉由大石岩汹涌而出,夏凉冬燠清冽宜饮,乡人饮之获多寿,故有寿泉之目。”[1]寿泉的设计十分巧妙,从水源出来依次建三个池子,分别用于储蓄村民饮用水、牲畜饮水及洗衣服等生活污水。巧妙的设计不仅方便村民汲水而且不污染水源。 杨氏宗祠除独具特色的建筑还有名流荟萃的民国题刻。这些题刻主要是杨母百年寿时收到的一些寿屏、对联、祝词等。杨氏宗祠和百岁坊集当代要人蒋中正、国民政府各部、院长及海内名流题刻的匾、联、诗、序达120多篇,集汉、满、蒙、藏、回多种文字的作者手迹于一起,是大理,乃至全国都极为少见的文化宝库。蒋中正为杨母百岁坊书题匾额:“懿德遐龄”,楹联:“绕膝毓英才,国式母仪,八龙并美高阳里;期颐臻上寿,坊题人瑞,万年长配点苍山。”[2]杨氏宗祠内陈列有平川杨氏宗祠名人题刻选集之一,有蔡元培所书的横匾“神州人瑞”、有呼图克图的梵文题刻、布青阳题刻、古洗里衮的蒙古文题刻。此外,还有胡汉民题书对联,任可澄题书对联以及李宣龚、林森题刻和周中岳、伊立勋、朱培德、吴少璘、侍生丁、陈荣昌、袁嘉谷等人的题书横匾。平川杨氏宗祠名人题刻选集之二,有蒋介石、李根源、吴良桐、茹欲立所书对联,其中吴良桐所书“一掬灵泉八元才子”,在乡间广为人知。杨氏宗祠因为是“云南省迄今民国时期名人题刻保存最多、最集中、最为完好的一处近现代史迹”,[3]2003 年12 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1950 年前杨氏宗祠为杨氏家族使用。1950年至1953 年为盘谷村乡政府驻地,后被粮管所改造为粮仓,1989 年划归平川文化站管理。[4]由于解放后将祠堂、东西厢房改为粮食仓库,祠堂、东、西厢房、过厅等建筑室内原有的门窗及百岁亭顶部和照壁被拆除,加之在文革期又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宗祠建筑岌岌可危。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经省文物局和县人民政府批准,对杨氏宗祠进行了修缮。如今,修缮后的杨氏宗祠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机,在新的世纪又重新绽放着不一样的光芒。 2 杨氏宗祠中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