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的并提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汉语中的“并提’’研究 张西安 古汉语中普遍存在并提现象,即一个语言结构同时表述两个或两个 以上相关联的事,有关并列成分并非皆可互指,而是分别联系。即 A.A:(A,……)与B,B2(B,……)的关系,实际上是A。B,与A:B: (A,B,……)的关系;或者A。A:与B,B:(C。C:……)的关系,实际上是 A。B,(C.……)与A:B:(C:……)的关系。对这一现象,顾炎武、王国 维称其为“连及”,后有人称为“分承、分系、合述”。在现代汉语中, 有关成分必须皆可互指,否则被认为搭配不当,古汉语则无此限制。 有认为这是句式问题,故属语法。¨1笔者认为,并列成分古今都有, 并不特殊;特殊的只是其间的结合关系,故应属修辞问题。 下面对这一现象进行具体的分类考察。 按语言结构分 (一)词语和句子成分并提 1.单句中 ①主谓(宾)问 《三国志·华佗传》:“耳目聪明(按现代汉语理解表达应为‘耳 聪目明’,下同)。” 《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 之而成色(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 第二编修辞史与修辞学史/201 色)。” 《水经注》:“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回清,绿 潭倒影)。” ②主宾间 《孙子兵法·军争》:“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金鼓 一入耳,旌旗一人目)。” ③主语与宾语的定语间 《汉书·淮南王安传》:“王有孽子不害,最长。王不爱,后、太 子皆不以为子、兄秩数。”(如淳注:“后不以为子,太子不以为兄秩 数。”) ④句子主语的介宾与判谓问 《孟子·离娄上:“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为商汤王驱民 者桀,为周武王驱民者纣)。” ⑤兼语与宾间 《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请凤伯 纵大风,请雨师纵大雨)。99 ⑥谓宾间 《史记-齐世家》: “使力士彭生抱、上鲁王、车(抱鲁王上 车)。” 《出师表》:“陟、罚臧、否(陟臧,罚否)。” ⑦介词短语状之介宾与谓间 202/修辞学论文集 《周礼·地官·封人》:“共其水、稿。”贾公彦疏:“不得将杀始 以水、稿(谷类植物的茎)饮、饲(以水饮,以稿饲)0” ⑧介词短语状之介宾与谓宾 《管子·形势解》: “以规矩为方圆(以规为圆,以矩为方)则 成。” ⑨谓补间 《苟子·天论》: “繁启、蕃长于春、夏,蓄积、收臧于秋、冬 (繁启于春,蕃长于夏;蓄积于秋,收臧于冬)。” ⑩定中间 《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袢、董允等(侍中郭攸之、 费袜,侍郎董允)。” 《论衡·艺增》:“然则耳、目所闻、见(耳所闻目所见),不过 十里。” ⑩宾与数量补间 《程史·卷七·优伶诙语》:“秦桧以绍兴十五年四月……丁丑, 赐银绢万匹两(银万两绢万匹)。” 2.复句间 ①两句主语 黄宗羲《原君》:“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至桀 之暴,犹谓汤不当诛之;至纣之暴,犹谓武不当诛)。” ②两句谓语 第二编修辞史与修辞学史/203 《苟子·劝学》: “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博学则知明,日三省乎己则行无过)。” ③两句宾语 曹丕《典论·论文》:“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虽在父 不能以移子,虽在兄不能以移弟)。” ④前定后宾 《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P9 (作奸犯科者,宜付有司论其刑;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赏)o ⑤前谓后宾 《水经注·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非亭午不 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