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画发展3
动画发展3
动画发展史
动画基本概念
所谓动画就是指会动的画即为动画,广义而言,把一些原本不会动的东西通过技术手段成为会活动的影像。二战前后,日本称以线条描绘的漫画作品为“动画”。
动画媒体包含了各种形式:如赛璐珞、剪纸、偶、沙等等。共同点:其影像是以电影胶片,录像带或数字信息的方式逐格记录。
动画和电影、电视一样,动画的发明也是依据人类的“视觉暂留原理”而来。最早对视觉暂留原理进行研究的是1824年,英国的彼得·罗杰出版的《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这本书引发了其后50年的研究。
利用视觉暂留原理。电影采用每秒24幅画面拍摄播放,电视采用25幅/秒或30幅/秒的速度。
一、动画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动画具有广阔的表现内容,多样的表现形式,夸张与象征及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动画的应用范围很广。
动画可以利用“写实”与“非写实”的方法来进行制作,许多夸张的方式明显优于其它,通过足够的夸张来吸引观众。在动画的世界中只有你想不到的而没有做不到的。动画不仅仅制做电影长片,电视系列片、网络Flash,其在真人影片中加入动画制作的特效或角色,也已成为了新世纪的潮流,动画可以创造出实拍而无法达到的效果。许多电影中都用到了动画,如电影:《侏罗纪公园》《龙卷风》《绿世人》《泰坦尼克号》等等。
二、动画的分类
以制作动画所使用的技术开式来分类,共分为平面动画、立体动画、电脑动画与其他形式。
平面动画与立体动画都源于视觉暂留的原理,拍摄定格的画面,再连续播放开式动态动作。二者的差异在于“摄影机的摆放方式”:平面动画的摄影机垂直九十度拍摄画面,而立体动画比较接近电影的拍摄方法,角色在搭建的三维空间里或是真面目实环境中被摆拍,摄影机的工作方式类似电影摄影。
电脑动画是指由创作者指定关键帧之后,电脑自动产生中间连续动作帧的动画技术,包括电脑三维动画与电脑二维动画。
动画的起源与发展
动画的发展历史很长,从人类有文明以来,透过各种形式图像的记录,已显示出人类潜意识中表现物体动作和时间过程的欲望。
法国考古学家普度欧马(Prudhommeau )在1962年的研究报告指出,两万五千年前的石器时代洞穴画上就有系列的野牛奔跑分析图,是人类试图用笔(或石块)捕捉凝结动作的滥觞。其它如埃及墓画、希腊古瓶上的连续动作之分解图画,也是同类型的例子。在一张图上把不同时间发生的动作画在一起,这种“同时进行”性的概念间接显示了人类“动着”的欲望。达文西有名的黄金比例人里几何图上的四只胳膊,就表示双手上下摆动的动作。十六世纪西方更首度出现手翻书的雏形,这和动画的概念也有相通之处。
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
(Altamira Cave Painting)
-------------------
桑坦德﹝Santander﹞,西班牙
说明:
洞顶的岩画于1879年首次被考古爱好者Santuola伯爵五岁的女儿Maria所发现。 但在二十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他们是伪造的赝品。洞窟中最有价值的是大洞室顶部的壁画:用明暗不同的红色赭石颜料和黑色线条绘制的几头野牛。
在中国的绘画史上,艺术家一向有把静态的绘画赋予生命的传统,如“六法论”中主张的气韵生动,聊斋的“画中仙”中人物走出卷轴与人过往,但大抵上是以想像力弥补实际操作。真正使图上画像生动起来的点睛工夫,还是在西方世界一步步发展出来的。
动画的故事(也是所有电影的)开始于十七世纪阿塔纳斯珂雪( Athanasius Kircher)发明的“魔术幻灯”,这个人是个耶稣会的教士。所谓“魔术幻灯”是个铁箱,里头搁盏灯,在箱的一边开一小洞,洞上覆盖透镜。将一片绘有图案的玻璃放在透镜后面,经由灯光通过玻璃和透镜,图案会投射在墙上。魔术幻灯流传到今天已经变成玩具,而且它的现代名字叫projector,投影机。魔术幻灯经过不断改良,到了十七世纪末,由钟和斯桑(Johannes Zahn)扩大装置,把许多玻璃画片放在旋转盘上,出现在墙上的是一种运动的幻觉。18世纪末,魔术幻灯的灵趣在法国风行起来,戏法越变越多,因为灯光的关系,影子可以互溶,加上一些小道员,所以刚死的可怕的政治人物投射在一片白烟中、镜子里、布或玻璃上,还会动,还有骷髅身,调整这些透镜就可以弄得满室阴气森森鬼影幢幢。
到了十九世纪,魔术灯的魅力不衰,在欧美等地大受欢迎。音乐厅、杂耍戏院、综艺场中,魔术灯表演仍是大家爱看的娱乐节目。由于大家爱看,便要为它搽脂抹粉,加强娱乐性,如“活动画景”(panoramas)、透视画(dioramas)、印象强烈的巨画以及加强光影效果等等,这种说故事的方式,有如中国皮影戏,其丰富的趣味永远吸引着眼睛的注意力。
中国唐朝发明的皮影戏,是一种由幕后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