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青海史事杂考(今人王继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青海史事杂考(今人王继光)

明代青海史事杂考(今人王继光)  明代青海史事杂考   作者:王继光   明代青海为西部边防要地,诚明人所言:“甘、肃、凉、庄之右臂,河州、洮、岷之前户”。然研究中疑点颇多,疏略失误,亦复不少。凿柄难通。多因国史旧志之讹。今举其要者,稽考如次。   一、西宁卫建置考   明初置西宁卫在洪武六年(1373年),时间似无疑义。惟后世述及西宁卫建置,均沿《明史·西番诸卫传》之说:   又遣西宁州同知李喃哥等招抚其酋长,至者亦悉授官。乃改西宁州为卫,以喃哥为指挥。[1]   按李喃哥为元西宁州同知,其后世子孙世袭西宁卫指挥使之职,成为明清以来甘青土司中最显赫的家族之一。李喃哥于明初归降,曾招抚青海境内的西番部落,为明政府迅速平定西北,建立过功勋。然《明史》所谓“乃改西宁州为卫,以喃哥为指挥”实为一明显失误。翻检《明实录》的记载,在西宁卫建置后的相当一个时期,李喃哥一直任卫镇抚之职。《明太祖实录》卷23l“洪武二十七年正月丙午”条云:   西宁卫镇抚,李喃哥等建佛刹于其地,以居番僧,来请寺领,赐名曰“宁番寺”。   《明太宗实录》卷15“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癸亥”条云:   西宁卫土官卫镇抚李喃哥进马,赐钞二百锭、彩币十表里。   以上两条材料表明,从洪武六年置西宁卫,直到明城祖即位之初,李喃哥仍不过西宁卫镇抚。明制,卫设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镇抚二人,从五品。[2]李喃哥的品阶远较指挥各职低,当然不会在建置西宁卫时起主要作用。   李喃哥升任指挥的时间是永乐元年(1403年),见于《太宗实录》卷26:   永乐元年十月庚寅   西宁卫官指挥李喃哥率巴沙等十族番酋却约思等,及河州番酋米卜等来朝,贡马。赐银钞、彩币有差。   因此,李喃哥升任指挥,应是永乐即位以后的事。洪武六年建西宁卫,李喃哥是否归明,尚无材料证实。即便是归明,恐怕他所起的作用远不如当时归明的元甘肃行省右丞朵儿只失结,《明实录》记录其事说:   洪武六年正月已未   置西宁卫,以朵儿只失结为指挥佥事,朵儿只失结,西宁人,仕元为甘肃行省右丞。初,王师下关陕,与太尉朵儿只班在青海,朵儿只班遣其来朝进马,上赐以袭衣、文绮,令还招谕其部曲,朵儿只班不奉诏,遁甘肃。朵儿只失结自率所部二千余人还西宁,遣其弟赍达等赴京,言朵儿只班不奉诏之故。乃宋国公冯胜总兵征甘肃,遂以所部从行。胜乃命朵儿只失结同指挥徐景追袭朵儿只班,获其金银印及军士马匹,遣其弟答立麻送京师。至是,立西宁卫,命朵儿只失结为指挥佥事。[3]   朵儿只失结归降时间较早,又有一定实力(所部二千余人),从冯胜征朵儿只班有功,立西宁卫,被授指挥佥事,当在情理之中。明太祖给朵儿只失结的敕命中说得很消楚:“朕君天下,凡四方募义之士,皆待之以礼,授之以官,使之宣其力焉。尔朵儿只失结久居西土,问我声教,委身来延,朕用嘉之。今开设西宁卫,特命尔为之佐。尔尚思尽乃心,抚其部众,谨守法度,以安疆土,庶副朕委任之意。可宣武将军佥西宁卫指挥使司。”此朵儿只失结之裔后来也成为甘青地区的世袭土司,但其势力和影响稍逊于李土司家族。大约正因为如此,《明史》在记述西宁卫建置时,出现了“以李喃哥为指挥”的失误。后人不察,贻误至今。   二、耿炳文修筑卫城考   《青海历史纪要》将长兴侯耿炳文修筑西宁卫城的时间系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4]是采用了《西宁府新志》的说法。而《西宁府新志》则抄录了〔万历〕《西宁卫志》(详后)。实则以讹传讹,时间有误。   据《明史·耿炳文传》,耿炳文在洪武“十九年从颖国公傅友德征云南,讨平曲靖蛮。”[5]根本不在西北。是年主持建筑西宁卫城的是濮英,《太祖实录》载之甚详:   洪武十九年正月壬午   陕西都指挥使司及都督濮英奏:“西宁卫旧城卑狭,不堪戍守,今度城西百二十里许,其地平衍,可以改筑。”上可其奏,命调巩昌、临洮、平凉三卫军士筑之。未几,复停其役。[6]   从上述记载看,洪武十九年,都督濮英主持卫城修建是另建新城,地址在原卫城西一百二十里许。但不知什么原因,“未几,复停其投。”另建卫城的工程中途而废。事实上没有完成,于是,洪武二十年(1387年),才有耿炳文再修西宁卫城之举:   洪武二十年九月丁未   命长兴侯耿炳文率陕西诸卫军士城西宁。[7]   因此,耿炳文修筑西宁卫城的时间应为洪武二十年。   明初修筑西宁卫城的准备工作则要更早一些:   洪武十年九月丁丑   陕西都指挥使言:“庄浪卫旧军四千,后复增新军四千,地狭人众,难于屯驻。乞将新军一千人往碾北守御,一千人于西宁修城。则俱令屯种,止以旧军守御庄浪。”诏从之。[8]   三、李土司家族族源考   李土司是青海土司中最显赫、最有影响的家族,李姓又是土族中的大姓。因此,李土司《世袭宗谱》中追记其家族源于唐代沙陀突厥李克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