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词学集成
词学集成
┌─────┐
│ 词学集成 │ 清·江顺诒辑 宗山参订
└─────┘
江先生秋珊,宏才绩学,尤工倚声。折肱于此,垂三十年,著有明镜词。山
与先生有同好,倡和往还,多所指授。窃念词之为道,自李唐沿及两宋,滥觞厥
制,渐至纷纭歧出,有江河日下之慨。先生忧之,为之寻源竟委,审律考音,取
诸说之异同得失,旁通曲证。折衷一是。所以存前人之正轨,示后进之准则。心
苦矣,功亦伟矣。山校雠既竣,分列子目,成书八卷,名曰词学集成,怂其付梓,
以公同志。先生虚怀若谷,俾附贱名于简,谨缀数言,并撰序目如左:
析津沿支,每况愈下。正畀闰统,祧紊鼻祖。循乃故辙,溯厥本根。为民祈
祀,必先追源。集词源第一。
辞尚体要,无体不立。正变剖分,大小次第。物不可遗,声亦如味。★稽其
属,总有十二。集词体第二。
六律克谐,八风宣畅。应节角徵,调钟唇吭。已无伶伦,矧乃夔旷。如缕袅
袅,谁其继响。集词音第三。
彦伦切韵,李登声类。差积累黍,五音几废。益则减半,损则加倍。如礼已
止,竞守绵蕞。集词韵第四。
滚滚词源,横拥其派。泛涉者疏,专攻者隘。风归丽则,语芟荑稗。南北江
河,入海而会。集词派第五。
法立文成,旋周旋折。异曲异诗,非庄非谑。变必归宗,反而能缩。一气转
圜,是谓中则。集词法第六。
不离乎情,不泥乎境。托逍遥游,辟町畦迳。寓目皆春,水流不竞。香象羚
羊,乃臻上乘。集词境第七。
盈廷之官,各司其司。八珍之味,各宜其宜。析缕分条,抒以论断。希迹名
流,则吾何敢。集词品第八。铁岭宗山谨识
○凡例
一、引证前人书,或词序,或词话,或专论词,或不专论,有与词相发明者,
率皆引用,抒以论断,皆加[诒]案以别之。论断后再引他人之说者,亦加某以
别之,以清眉目。
一、徵引书不能不删节字句。然有删无增,不能妄窜人著作也。
一、有前人论议,必全篇登载始能得其旨趣者,率皆全篇录之。期读者于词
之源律,展卷了然。钞胥之讥,所不辞也。
一、间有己论,自成一则者,皆不书名,以省烦渎。
一、家藏书绝少。仅就目之所见集成书,挂漏之讥,知所不免。
一、此书积之数十年,有见必录,迄求成书,亦不过词话之流耳,未敢出以
示人。铁岭宗小梧司马[山],文字之交,莫逆最久。偶论作词,以是稿就正。
遂蒙激赏,谓为卞和之璞,有功于词不小。即为之条分缕析,撮其纲,曰源、曰
体、曰音、曰韵,衍其流曰派、曰法、曰境、曰品,分为八卷,以各则丽之,易
其名曰词学集成。蒉桴土鼓,俨若金声而玉振矣,岂参订云尔哉。因并列其名
于卷首。
一、或谓此书诋讥万氏太甚。余曰不然,古今事变,各有其时。孔子作春秋,
孟子距杨墨,易地皆然。使余生万氏之时,亦为万氏之词律,以辟啸余之谬。
使万氏生今之时,亦能因韵以求音,因音以求体,亦能知繁声增字之所以然,余
此书可以不作。
一、是书论又一体之非,仅证之一二词之增字,殊不足为确据。拟博考群书,
凡一调而有数体者,悉为之删繁去复,以正体列于前,以异同各体低一格列于后。
俟书成后,再为续刻。
一、是书虽皆引前人之说,究不能无议论之偏,或弃或取,各因学力所造之
浅深。尚望诸君子指摘讥评,不遗余力,庶不致贻误后人。
●卷一
◎一曰源
○词源于古乐府
汪晋贤[森]词综序云:“自古诗变而为近体,而五七绝句传于伶官乐部,
长短句无所依,不得不变为词。当开元盛时,王之涣等诗句,流播旗亭,而李白
菩萨蛮等词,亦被之歌曲。诗之与乐府,近体之于词,齐镳并骋,非有先后。谓
诗降为词,以词为诗之余,殆非要论矣。”[诒]案,溯词于乐府,则词为大宗。
而古近体诗,乃乐府之变调,不能叶律之乐府耳。诗自唐以后无歌者,词自宋以
后无歌者,元曲出而古乐亡。如黄河南徙,今且夺淮入海之路。古近体诗,黄夺
淮也,谓之黄而不谓之淮。词则碣石黄河之故道,其踪迹,知之者鲜矣。
○今词不可入乐
王述庵先生词综序云:“汪氏晋贤,序竹太史词综,谓长短句本于三百篇,
并汉之乐府。其见卓矣,而犹未尽也。盖词实继古诗而作,而本于乐。乐本乎音,
有清、浊、高、下、轻、重、抑、扬之别,乃为五音十二律以著之。非句有长短,
无以宣其气,而达其音。故孔氏颖达诗正义谓风雅公布有一二字为句,及至八九
字为句者,所以和人声而无不均也。三百篇后,楚辞亦以长短为声。至汉郊祀歌、
铙吹曲、房中歌,莫不皆然。苏李画以五言,而唐时优伶所歌,则七言绝句,其
余皆不入乐府。李太白、张志和以词续乐府,不知者谓诗之变,而其实诗之正也。
由唐而宋,多取词入于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苏教版语文课本.doc
- 苏轼在黄州.doc
- 苏轼诗词艺术特色.doc
- 苯酐概念设计.doc
- 英国皇室家谱1066年至今.doc
- 英国100个咨政相关的生态学问题(译文)..doc
- 英文影评资料之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doc
- 英国货船中国船员沈祖挺.doc
- 英美文学选读(英)现代文学时期.doc
- 英美文学选读-(英)新古典主义时期.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