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路设计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公路设计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辽宁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 沈阳 110005
摘要:公路设计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公路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本文从公路线形设计和公路景观设计两方面具体分析公路设计与行车安全间的关系,提出合理设计方法,最大限度的保证行车安全。
关键词:行车安全 线形设计 景观设计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我国公路的行车安全问题依然严峻,如何有效地预防交通安全事故,将“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公路设计理念运用于公路建设中,依然是每个公路设计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2.公路设计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在交通事故中,人们往往单纯地把事故原因归结为驾驶员的疏忽,而忽略了另一重要影响因素——公路的设计。据国内外资料表明,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由于道路线形及路边环境的影响而酿成车祸的比率高达事故的30%以上。因此,公路设计对行车安全影响相当巨大。下面将从两方面具体阐述:
2.1线形设计
道路设计应特别注重线形设计,使之在视觉上能诱导视线,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安全感和舒适感。同时,还应同沿线环境相协调。避免不良线形及线形组合是线形设计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公路的设计阶段就应该注重线形的优化。
2.1.1平面线形
直线,是平面线形的要素之一。其以短捷直达、测设施工方便被广泛应用于道路线形中。但如果直线长度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劳和急躁;易超速行驶,致使刹车不及时,酿成事故。因此应根据地形、地物、自然景观、人的视觉及心理等因素合理设计直线长度。直线的最大长度(以m记)一般不宜超过设计速度(以km/h计)的20倍,即当设计速度为100km/h时,直线的长度应控制在2000m以内。但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应特殊处理。
平曲线是平面线形的又一重要因素。其特点是线形优美、与地形的融合度较好。但如果平曲线的半径设计过小,会增加驾驶员操纵的困难,导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失控而产生滑移、倾覆等现象,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半径越小,车速越大,发生的事故越严重。据统计,有10% ~20%的交通事故发生在平曲线上,并且曲率大于10度以上,事故率增加迅速。因此,应根据横向力系数、汽车的动力因素和驾驶员的舒适度等合理的设置平曲线。应尽可能增大平曲线的半径,但其不应大于8500m,因为过长的平曲线会导致驾驶员对线形的判断失误。当地形条件比较恶劣时应大于相应最小半径。
平面线形组合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反向曲线间直线过短,会使道路产生扭曲感,应对其最小长度加以限制。“规范”规定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应该为2倍设计速度;而同向曲线间直线过短,容易使驾驶员把两个曲线看成一个曲线,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易造成操作失误。因此“规范”规定同向曲线间直线的最小长度为设计速度的6倍。但这只是设计的最低要求,因此应在其间插入更长的直线段,有效减少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错误判断,从而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2.1.2纵断面线形设计
纵坡和坡长对行车安全影响越大。纵坡越陡,坡长越长,行驶越危险。其主要表现为:爬坡速度显著下降,下坡频繁制动,从而造成汽车失灵,酿成交通事故。“规范”规定道路的纵坡坡度最大不得超过10%,合成坡度不允许大于8%。但5%-8%的坡度是事故的高发坡度区,因此在满足“规范”中的最大和坡长限制的基础上,应根据地形条件适当减小纵坡和坡长。
竖曲线半径如果设计过小,容易造成驾驶员的视距过短,影响行车安全。例如在凸曲线顶部会使驾驶员由于悬空而过于紧张,从而增加判断失误;凹曲线底部会使驾驶员的视野过小,心理压力增大,急于驶出坡底而加速行驶,酿成事故。相邻两竖曲线间直线长度过短,会出现断背曲线,对行车不利。
因此竖曲线半径应满足视觉要求的最小值,并且当两竖曲线半径接近极限值时,中间应插入长度不小于3s的直线段。
2.1.3平、纵线型组合设计
行车的安全性与线形组合的协调性有密切关系。在平、纵线形组合设计时要求平曲线和竖曲线不仅要满足各自的指标设计,而且最好要相互对应,并且平曲线的长度应稍长于竖曲线,以便驾驶员在驶入竖曲线之前,能清楚了解平曲线的线形。以下列出不良的平纵组合线形,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
①长直线后连接小半径平曲线,由于长时间的直线段上行驶,会使驾驶员放松警惕,致使车辆在行至小半径平曲线时,驾驶员来不及及时操作,从而诱发交通事故。
②直线与凸曲线结合,线性单调,视距条件差,易发生交通事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路沿线重要设施分布对公路设计的影响探讨.doc
-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研究.doc
- 公路浅埋偏压隧道的常用施工方法探究.doc
- 公路测量中GPS RTK技术的应用.doc
- 公路测量中GPS技术的综合应用.doc
- 公路涉铁路段设计要点分析.doc
- 公路深基坑施工技术分析.doc
- 公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防治措施.doc
- 公路的养护及维修技术浅析.doc
- 公路监理中的质量控制策略分析.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