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天文学文字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星系天文学文字资料

第一章 绪论 §1-1 星系天文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简史 一. 星系天文学的研究对象 星系是宇宙的基本组成单元,其中包括我们的银河系。星系是由大量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星系天文学的内容是从总体上研究星系及其组成成份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状态及其演化规律,其中研究银河系的部分称为银河系天文学,它的前身是恒星天文学。或者说,恒星天文学主要研究恒星、星际物质及各种恒星集团的空间分布和运动学、动力学特性,而银河系天文学的内容还包括研究银河系的总体结构、各种特性、大尺度运动和演化问题。 恒星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特别是和恒星物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恒星天文学的研究需要应用通过天体物理学方法所取得的各种观测资料,如天体的各种星等、各种色指数、光谱型、光度型、视向速度、分光视差等等。这些观测数据的取得有时被列入恒星物理学的范围,有时被列入实测天体物理学的范围,但从广义上来说,也可以列为恒星天文学的内容。第二,恒星天文学和恒星物理学有着一些共同的研究目标,即认识恒星和各种恒星系统的结构与演化,以为掌握银河系以至更大尺度上物质宇宙的发展规律提供重要资料。另一方面,这两门学科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恒星天文学着重于对大批恒星进行综合的研究,而恒星物理学则着眼于研究个别的恒星。因此,在恒星天文学研究中需要大量的天体物理观测资料,而在恒星物理学中则往往是对少数有代表性天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此外,恒星的温度、密度、磁场强度、化学组成的测定以及对天体上所出现的一些物理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和研究则一般地说是属于恒星物理学的内容,而不是恒星天文学的对象。另一方面恒星物理一般不研究恒星的运动及恒星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演化。 恒星天文学和天体测量学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主要表现在恒星天文学的研究工作需要一大批通过天体测量方法所取得的观测资料,具体来说就是天体的位置(赤经、赤纬)、运动(自行)和距离(视差)。随着恒星天文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对这些基本天体测量数据的要求就越来越高,欧洲空间局的Hipparcos天体测量卫星计划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可以说,天体测量学长年累月的辛勤劳动,往往首先在恒星天文学领域上开花结果,并进而为天文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所应用。 与天体物理学相比,恒星天文学是一门更倚重于观测的学科。另一方面,与天体测量学相比,恒星天文学则有着较多的理论计算和分析的内容。由于恒星天文学不只是局限于研究恒星系统的结构和运动,也要通过这种对结构和运动的研究来探求恒星系统的发展、演化。这样,恒星天文学就和天体演化学联系了起来。 恒星天文学是专门研究银河系各类组成部分的结构和演化的一门学科。因此,同星系天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后者实际上就是从恒星天文学发展起来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同银河系一样,河外星系也是由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我们处于银河系之内,可以详细研究它的许多细节问题,但对于银河系全貌的认识会因此而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尽管河外星系离开我们很远,难以观测其细节,但却比较容易看到它们的总体结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银河系天文学和星系天文学是相辅相成的。 随着新技术在天文学上的应用,在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中不断发现了一些新的天体和新的现象,例如脉冲星、X射线源、射线源、红外源、分子云等等,这就为恒星天文学提出了新的研究对象和需要考虑的因素,这些新的观测资料对银河系以及河外星系的结构和演化研究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发展简史 恒星天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威廉(赫歇尔(William Herschel)建立起来的。赫歇尔一生对恒星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研究,也是第一个利用恒星计数方法来研究银河系结构的人,经他计数的恒星计有117600颗。1785年赫歇尔通过恒星计数工作得出银河系的主要部分为一个扁平圆盘状结构的结论。在这之前(1783年)他首次成功地通过对恒星自行的分析发现了太阳的空间运动,定出了运动的速度(17.5km/s)和向点(武仙座方向),这就比哥白尼的日心体系又进了一步。约翰(赫歇尔继承了他父亲的天文事业,其中包括恒星天文学方面的工作。他曾到好望角地方观测了3年,在2299个天区内计数了7万颗恒星,并把计数结果用于银河系结构的研究。 在赫歇尔父子之后,对恒星天文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是俄国天文学家威廉(斯特鲁维。他对双星进行了大量的高精度观测,发现了2000多个新的双星。斯特鲁维在正确认识到星际并不完全透明的基础上,首次对星际消光作了定量的估计。1837年测得织女星的三角视差为,与近代的测定结果很接近。 在斯特鲁维测定织女星三角视差的前后,法国的贝塞尔(F.W.Bessel)和英国的汉德森(T. Henderson)分别测定了天鹅66和半人马的三角视差,从而开拓了直接测定恒星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