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练习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练习题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一、填空题 1. “教育”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 《孟子. 尽心上》 。 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的著名幼儿教育家是蒙台梭利 。她的代表作有《蒙台梭利教学法》 、《蒙台梭利册》 、 《童年的秘密》 、 《教育的自发活动》 、《新世界的教育》、 《蒙台梭利基本的教材》 等。14 13. 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的教育家是 陈鹤琴 ,抗战时期,他又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15 14. 创办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教育家是 陶行知 。16 15. 主张“教育及生活”,倡导让儿童在“做中学、经验中学”的教育家是 杜威 。13 二、简答题 简述福绿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12—13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填空 1. 1816年, 罗伯特*欧文 在苏格兰新拉纳克创办了第一所工人阶级的学前教育机构“性格形成新学园”,目的是谋求社会下层儿童的生存、健康和幸福。26 2. 1903年,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 湖北幼稚园 。1922年,教育部颁布“新学制”,将幼稚园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得以衔接,确立了幼儿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 5. 1989年,国家教委颁布《幼儿园规程(试行)》和《幼儿园管理条例》,明确了方向,推动了发展。 6. 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 7. 2001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8. 我国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实行 、 和有关部门 ,强调要动员全社会和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发展学前教育。34 9. 决定学前教育的社会性质的因素是 政治因素 。44 二、简答 1. 学前教育对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49 第三章 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一、填空 1. 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 生理 和 心理 方面有规律地向更高水平量变和质变的过程。61 2. 遗传因素 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的因素是。67 3. “一盎司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4. 华生:“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如果让我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我保证能……甚至乞丐和盗贼。”的说法过分夸大了 环境 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这是一种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5.儿童的 儿童的个体性实践活动 决定其发展状态的决定性因素。74 6. 儿童观 是指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76 7. 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出现了人本位的儿童观。 8.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二、简答题 简述遗传在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者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与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一、填空 1. 教育目的由两部分构成,即 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性 和 人的社会价值的规定性 。88 2.儿童的体质包括 体格 、 体能 、 适应能力 和 心理因素 。97 3. 《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 健康 放在首位”。101 4.幼儿园体操包括 徒手操 、 轻器械 、 模仿操 和韵律操等。104 5. 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核心是 思维 。107 6. 在学前教育中,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的特点决定了儿童智育的主要形式是 。107 7.在学前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 思考和体温的习惯 、 倾听与表达的习惯 、 阅读的习惯 以及 正确使用学习用具和材料的习惯 。111 8. 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提高儿童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与之产生共鸣,从而发展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