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宣州窑及相关问题研究
宣州窑及相关问题研究
第13卷第1期
2007年2月
广西民族大学(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GUANGX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
(NaturalScienceEdition)
VO1.13NO.1
Feb.2007
宣州窑及相关问题研究
杨玉璋,张居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安徽合肥230026)
摘要:通过对有关古宣州窑的文献记载及古宣州境内已发现的瓷窑遗址的分析,认为宣州窑为五代北
宋时期窑址,明代《宁国府志》中记载生产官瓶的窑场和芜湖县东门渡的宣州官窑都是曾为
官府生产粗糙酒器的地方窑场,与文献记载中生产颇为精美瓷器的宣州窑具有不同的性质.而
繁昌窑可能就是文献中记载的宣州窑.
关键词:宣州窑;宣州官窑;繁昌窑
中图分类号:K8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311(2007)01—0018—04
1文献记载中的宣州窑
宣州,《宁国府志》引《元和郡县志》载汉顺帝立宣
城郡,唐时为宣州,领有宣城,当涂,泾县,溧水,溧阳,
南陵,绥定,宁国,太平,青阳十县,人宋有宣州宣城
郡,辖有宣城,泾县,南陵,宁国,旌德,太平.后改为宁
国府,元明因之.u历史上,宣州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产
瓷区,有关宣州瓷器的生产情况,文献中有以下一些
记载:
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六岁贡条下记载说:明代
宣城岁贡酒瓶一十二万个,内十一万五千个解仪真
抽分厂转解工部,五千个解南京工部.
万历《宁国府志》卷八所列岁贡之目有官瓶
一
条:官瓶,一十二万个,内一十一万五千个解仪真
抽分厂转解工部,五千个解南京工部,宣城个户造纳,
复役与园户埒,官瓶每个五厘二毫.
清蓝浦的《景德镇陶录》记载宣州窑,元明烧造,
出宣州,土埴质颇薄,色白,元时浮梁磁局,专管景
德镇磁器,世称枢府器.而民间所烧者,则有宣州,I
州,南丰诸窑,然其成绩不能超过两宋也.
清陆凤藻《小知录?器用》:古无磁,瓶皆以铜为
之,至唐时尚窑器.厥后有柴,汝,官,哥,定,龙泉,均
州,章生,鸟泥,宣城等窑,而柴,汝最贵.
黄蟊《瓷史》中论宣州窑:宣州窑,当烧于南唐有
国时.盖宣州五代中为南唐所有,人宋改为宁国府,元
明因之,遂无复宣州之号,是宣州瓷器为南唐所烧造,
以为供奉之物者.南唐后主尤好珍玩,则其供奉之瓷
器必极精良,明王世贞诗云:泻向宣州雪白瓷,谓之
雪白,知非柴窑之黄土粗足所能比拟也.
2古宣州境内发现的瓷窑遗址
建国后,文物考古部门对宣州地区古窑址进行了
多次考古调查和发掘,目前已发现的窑址主要有休宁
县岩前窑,歙县竦口窑,泾县琴溪窑,瑶头岭窑,窑峰
窑,绩溪县霞间窑,繁昌县繁昌窑等.这些窑址基本属
于唐,五代和北宋时期,迄今为止,在宣州境内尚未发
现元明时期生产瓷器的窑址.6
*
收稿日期:2006-01-10.
作者简介:杨玉璋(1977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博士研究生,主修科技考古学.张居中(1952一),男,中国
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主要从事考古学和科技考古教学与研究.
18
2007年第1期●杨玉璋,张居中/宣州窑及相关问题研究
休宁县岩前窑仅在唐代生产,其主要烧制青黄釉
粗瓷,施半釉,釉层厚薄不一,厚处泛青,薄处泛黄,胎
釉结合不好.脱釉现象较为严重,釉面有细碎开片.胎
壁较厚,灰色,无透感,质地粗,夹杂质较多.
歙县竦口窑的生产时间为唐至北宋时期.唐代竦
口窑青瓷,釉呈姜黄色,釉面带有细小的黑色斑点,胎
色铁灰,施釉不到底,露胎处呈黑褐色,器类以碗,盘
为主,碗壁厚重,支钉叠烧,器底往往留有支烧痕.五
代时,竦口窑青瓷得到发展,器物制作精工,造型规
整.器形以碗为主,碗多花瓣口,圈足.此外还有执壶,
盏,托等.器物烧成温度较高,胎色铁灰,胎质坚硬.器
物施釉均匀,里外满釉,釉面光亮明净,一般无开片,
支钉叠烧.到北宋时,竦口窑青瓷烧制达到鼎盛时期,
抛弃了落后的叠烧方法,采用先进的一匣一器的装烧
方法,碗内心没有支烧痕迹,是这一时期瓷器的重要
特征...
泾县琴溪窑为晚唐至北宋的青瓷窑.产品系明火
烧制,釉色不甚均匀,呈青黄,黄绿,青绿等色,胎色深
青.器型有盏,碗,盘,执壶,钵,枕等.窑具只有窑柱和
托珠,不见匣钵.叫
绩溪霞间窑创烧于五代,延续到北宋.霞间窑以
烧制青釉瓷器为主,还兼烧一些酱黑釉瓷器.青釉瓷
的釉面光洁,釉层厚薄均匀,胎釉结合紧密.瓷胎质地
细腻,结构致密,胎中无明显杂质,胎色为各种程度不
同的灰色.绝大多数用支垫明火烧制,少数用匣钵烧
制.生产器型有碗,执壶,罐等.
此外,泾县还有两处北宋时期窑址,窑峰窑与瑶
头岭窑.窑峰窑器物主要有碗,盏,壶等,造形小巧精
致,胎壁较薄,胎质细密,胎色有白,灰白,铁灰,砖红
等.釉色可分为青,白,黑三大类,多数器物釉下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