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工程建设.pptVIP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白银市水电勘测设计院 伏同洲 一、白银市农村调查评价 1.农村饮水工程发展历程 白银市现辖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和平川区,截止2004年底,共有78个乡(镇),769个行政村,4493个自然村,总人口176.661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40.4005万人,农村人口为136.2605万人。 两个区域 按水源充裕程度可分成两个区域 沿黄河一带为水源充裕区域 第一阶段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主要为挑水吃; 第二阶段是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由于经济的发展主要为用车拉水吃; 第三阶段是九十年代至今,由于国家的投资兴建了部分自来水工程,一部分人吃上了自来水,但仍有一部分靠拉水生活。 除沿黄河一带外其余地区均为水源短缺区域 第一阶段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靠吃山泉水、浅井水、涝坝水、土窖集雨水等; 第二阶段是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由于提灌工程的兴建,主要为吃灌溉水; 第三阶段是九十年代以后大部分山区主要靠“121”工程、人饮解困工程将雨水集存入水窖和将灌溉水引入家中水窖,通过简单的漂白粉消毒净化饮用。 农村供水发展成就: 1989年开始,政府部门有指导、有资金扶持、有物资资助的建设工程,从水窖开始,到大规模进行“121”工程实施,第一、二期农村人饮项目的实施以及氟病改水解决了很大一批农村人畜饮用水困难问题,但由于经济落后,自然条件限制等,建设标准上不去。只能解决没水吃的问题,绝大部分没有达标。是今后解决安全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农村供水发展成就 : 1995~1996年实施的“121”雨水集流工程,基本解决了干旱山区的人畜问题,山区人畜标准得到初步提高; 1996年—2003年卫生改水部门实施农村卫生改水工程,建成集中供水工程3处,饮水人口卫生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解决了农村3.8477万人的饮水问题; 农村供水发展成就 : 从2000年到现在,实施一、二期人饮解困工程、氟病改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工程成绩巨大,而且饮水标准也有很大提高,共解决了42.14万人的饮水困难,还有2万人已列入计划待实施,届时将有44.14万人的饮水困难得到解决。 政府部门、社会资金资助建设的饮水工程,如母亲水窖等; 2.农村饮水现状 一是以降雨为水源 截止2004年底仅集雨工程会宁县就解决了32.8498万人的饮水问题;靖远县解决了8.3107万人;景泰县解决了4.5517万人;白银区解决了1.063万人,平川区解决了1.86万人。全市累计集雨工程解决了48.6352万人饮水问题。 二是以地下水为水源 (1)我市部分地区没有地表水,但地下水较为丰富,因此这部分地区主要靠开发地下水来解决农村人畜用水要求,全市共解决了11.2053万人。 (2)白银部分地区虽有地下水,但水质差,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高氟水,因含氟量高,对人的身体危害大。高含氟水主要分布在会宁县的中川、丁沟等6个乡,涉及人口2.8789万人;全市饮用高氟水为5.0961万人。 第二类是高含盐量苦咸水,全市饮用苦咸水总计17.7231万人。 第三类是受污染地下水,饮用受污染地下水的人口:靖远县有0.187万人;景泰县的五佛和中泉等地有1.033万人。全市饮用污染地下水总计为1.22万人。 三是以地表水为水源 (1)直接饮用地表水(即黄河水)。由于大规模发展工业,使黄河水受到很严重的污染,部分重金属及细菌指标超标,严重影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居民。全市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Ⅳ类和超Ⅳ类水总计40.0863万人。 (2)饮用经过简易处理和正规处理的地表水。近几年通过人饮解困和改水工程,以地表水为水源,新建了一些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一部分的生活用水问题,全市总计解决了12.2945万人。 3.农村饮水现状评价 一 是水质标准; 二 是水量标准; 三 用水方便程度; 四 水源保证率。 (1)供水水质: 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 (2)生活用水量: 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L为安全,不低于20L为基本安全。凡在“121”雨水集蓄工程、氟病改水工程、第一、二期人饮工程中实施一眼水窖并建有100m2以上集雨场的视为基本安全。 (3)用水方便程度: 供水到户为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相当于水平距离不超过800m或垂直高差80m以下的)不安全。凡集中供水点在自然村的视为安全。 (4)水源保证率: 不低于95%为安全; 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饮水现状调查结果: 截止2004年底,我市建成的集中供水106处,水窖约18.5万眼,共计解决饮水困难人口69.5877万人。 饮水现状调查结果: 按照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调查评定,全市农村136.26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