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YDT816_1996,通信,通信标准,通信行业
YDT816_1996,通信,通信标准,通信行业
本文由hebiam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Y / 8 6 19 D T 1 9 6 一
前
言
本标准参照了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C 3 ;92 光纤: 2 E 7 -219《 9 第 部分: 产品规范》 及其修正 1
( 9) 1 5中相关的内 9 容口虽然单模光纤在光纤通信中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大芯径、 大数值孔径的多模光纤 在数据传输和某些短距离的通信网络中仍有一定数量的应用。 本标准仅对用得普遍的A b A c l 和 l 两种
型式的光纤而制定的。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为这两种光纤产品提供统一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永诗、 宋新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 T 6 1 9 D/ 81 一 9 6
大芯径大数值孔径多模光纤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G 137 B 5 中A b 2 l 和A c l 型多模光纤的几何、 光学、 传输和机械、 环境等技术要求、 试 验方法、 检验规则和包装、 标志、 运输、 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规定的多模光纤主要适用于短距离通信网、 数据传输、 通信设备和采用类似技术的装置中。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80-8 7 光纤的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测试方法 B 1 4 G / 80 2 光纤的( BT 4 几何) 尺寸参数试验方法 G 80-8 7 光纤的环境性能试验方法 B 4 4 G / 189 9 1-8 光纤的一般要求 BT 1 G 137 0 通信用多模光纤系列 B 5-9 2 Y / 76 4 -9 光纤强度筛选( D T 1 验证) 试验方法纵向张力复绕法 IC 3 19 光纤: 1 :92 《 E 7 -1 9 第 部分: 总规范》
3 技术要求
31 光纤结构和材料 . 31 本标准规定的光纤由纤芯、 .门 包层和涂覆层组成。 312 芯材料为掺杂二氧化硅系玻璃, .. 具有渐变折射率分布。包层材料为二氧化硅系玻璃。涂覆层材 料为U v固化丙烯酸树脂或其他合适的涂覆材料。 32 光纤的尺寸参数和光学特性 . 光纤的尺寸参数和光学特性应符合表 1 规定。 表 1 光纤的尺寸参数和光学特性
光 纤 型 式
A1 6
6 . 士3 25
Al c
8士3 5
芯直径, u m
包层直径 ,m f a
芯 / 同心 度误差 , 包 %
15 2 2士
15 2 2士
<6
<6
芯不圆度, Y .
包 层不回度 , 叼
( 。
(2
25 1 4士 0
}
( 6
<2
25 1 4士 0
涂覆层直径, f -
包层/ 涂覆层同心度误差,扭 卜 数值孔径
折射率剖面指数
< 1 . 25 025 . 1 . 7 士0 0 5
镇 1. 25
02士00 或 02 士00 .2 .2 .6 .3 1 <3 石g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1 9 一 2 1 批准 9 60 一 2
1 9 一 7 0 实施 9 60 一1
Y/ 86 19 D T 1 一 9 6
33 光纤的传输特性及分级 . 光纤的衰减系数、 模式带宽应符合表 2表 3 、 和表 4 中规定。 表 2 仅工作在 80m的传输参数 5n
光 纤 型 式
Al b
3 0 .
Al c
衰减系数最大值 d /m Bk
.
3 5 . 4 0 . 10 5 2 0 0 50 0
4. 0
模式带宽 值M z k 最小 H ?m
; : :
Al c
表 3 仅工作在 10n 30m的传输参数
光 纤 型 式
Al b
08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