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文化史二课堂笔记整理汇总
19,20世纪的德国社会经济文化
三大帝国
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
德意志帝国(1871~1918)
法西斯德国(1933~1945)
拿破仑与普鲁士
1801年,拿破仑把部分德国领土划归法国
1806年,弗兰茨一世改称奥地利皇帝,帝国不复存在
1848年革命之后
1848年普鲁士与奥里地发生革命
德国工业化进程与社会变革
德法之战
1871年德军攻占巴黎,俾斯麦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史称“第二德国”。皇帝为普鲁士国王威廉
俾斯麦(1815~1895)
铁血宰相
性格:脾气暴躁,出自封建贵族家庭,勇猛,有谋略
主要事迹:对丹麦奥地利法国的战争胜利,德意志帝国成立。威廉一世峰他为首相,但他并不为二世所器重。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提出五点目标,五点具体途径
普鲁士时代
自上而下革命
教育改革(洪堡)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费希特 谢林 黑格尔 舒伯特 门德尔松 舒曼)
浪漫主义文学与音乐
青年运动:对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反思,与浪漫注意一脉相承,充满动感
浪漫主义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 费希特、谢林、黑格尔
浪漫主义文学
耶拿浪漫派: 施莱格尔、诺瓦利斯、蒂克、赫尔德
后期浪漫派:阿尔尼姆、布伦塔诺、格林兄弟、沙米索
浪漫主义音乐: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德国
19世纪末德国社会现状
德国工业化道路:姗姗来迟,因头赶上,跻齐强国
最重要工业区:鲁尔工业区
人口迅速发展
交通网络的建设
科学技术的发展
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
瓦格纳(1813~1883)的歌剧
体现时代精神的集大成者
创造综合艺术
希望通过所有艺术题材的共同作用创造真正的戏剧,即“音乐戏剧”
瓦格纳作品的接受(希特勒非常喜欢)
尼采
《悲剧的诞生》
《快乐的科学》《人性的,过于人性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上帝死了”上帝代表一种价值观
超人
“价值重估”
自然主义
现代性,临摹自然,绝对符合自然,记录性的写照
特点:作品反映现实实情
自然主义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主要成就在于戏剧:在舞台上再现现实
霍普特曼:《织工》(诺贝尔文学奖)
魏玛共和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第二帝国的灭亡
1918德意志共和国成立,1919魏玛宪法
凡尔赛和约的影响(德国人觉得过于苛刻,自尊受到打击)
德国经济文化的繁荣——黄金般20年(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尔的一家》)
魏玛共和国的失败和希特勒的上台
现代艺术的开端
魏玛共和国时期文化的现代特色
表现主义:认为内容,意愿,伦理道德最重要,语言社会化,说教
唯一植根德国本土的艺术流派
绘画领域
表现主义文学:句子简短、节奏强、抽象
表现人性和主观情感
卢卡契与布莱希特的论争
达达主义:对现有的艺术理想全盘否定
新写实主义:艺术回归现实
包豪斯:人道主义原则、综合艺术观
舞台戏剧实践:皮斯卡托和布莱希特
第三帝国的兴亡
纳粹的上台与各种政策
第三帝国的文化根源:
费希特《致德意志民族演说集》
黑格尔“德意志的使命是振兴世界”
尼采(权力意志,只有战争才能使一切事业变得神圣,超人将由此产生)
瓦格纳(气势恢宏的歌剧,民族的神话)
犹太人问题:反犹太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
流亡文学(反法西斯文学)
第三帝国文学
战后到两德统一
战后德国社会状况
货币改革(鲁伊维希·艾哈德)和经济复苏
非纳粹化
自我反省与集体罪责
废墟文学(博歇尔特[短篇小说])
文化批评思潮:
存在主义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法兰克福学派:
强调批评的内省的重要性。
(霍克海默尔、马尔库塞、阿多诺、哈贝马斯)
德语文学:四七社及其他
两德统一
1990年10月,德国实现了统一
加入欧盟
文化新动向
美国浪漫主义American Romanticism
浪漫主义的源起
德国唯心主义(German Idealism)
走向极端的经验主义(empiricism)和理性主义(rationalism)
约翰·洛克(1632-1704)
大卫·休谟(1711-1776)
知识与经验
康德对理性主义的批判
超验哲学(transcendentalism)
先于经验的范畴(category)
自在之物(Ding an sich)
直觉(intuition)
卢梭与法国大革命
卢梭(1712-1778)
第戎科学院征文:《论科学与艺术是否败坏或增进道德》
文明人、野蛮人、自然
人性本善:自由、平等的内在性
法国大革命(1789)、政治浪漫主义
革命诉求:友爱、平等、自由
个人主义对王权的胜利
卡莱尔(Thomas Carlyle,1795-1881)
《法国革命》(1837)
人类历史、革命实践与浪漫主义精神
视觉艺术中的浪漫主义
自然的神性
感知崇高(sublime)
浪漫主义画派
J.M.W. Turner (1775–1851)
John Constabl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