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六家要旨论六家要旨.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六家要旨论六家要旨

论六家要旨 司马谈 司马谈的思想 据司马迁介绍,司马谈一生有三方面的学问:一是向汉代著名星象专家唐都学习观测天象的天文之学; 二是向汉初有名学者杨何学习《易经》,了解阴阳知识; 三是向擅长黄老之术的黄子求教黄老之学。黄子即黄生,擅长黄老之术,曾和辕固在景帝面前辩论汤伐桀、武王伐纣这两件事的性质。黄生的议论正是代表当时统治阶级的思想。 这些为其担任太史令打下基础。 唐都:当时的天文学家。中国古代天文学有两个分支,一为星占家,观测恒星流蓄的隐现,用于占验;一为历家,推步日月五星之行度,用于制历法,《周礼》中冯相氏传其学。古代天文学与迷信混杂。星占家讲天人感应,历家讲禁忌。但天象观测和历法推步又都是实学。《天官书》说:“夫汉之为天数者,星则唐都,气则王朔,占岁则魏鲜。”这里把唐都跟魏鲜等分开来,表明他是一个重实测的天文学家。这对司马谈作为历史学家的“求实”思想应该有所影响。 杨何:汉武帝时任中大夫,著有《易传杨氏》,汉初学《易》的大都出于杨何门下。《易》的“易”字有三义:变易,简易,不变。太史公“通古今之变”的思想大概跟学《易》有关系。 黄子:《儒林列传》中称“黄生”,曾经跟辕固生在景帝面前激烈争论过。黄子为景帝时博士,是司马谈的前辈。 文章赏析 ■ 一、评 述 《论六家要旨》是概括三代秦汉之际的思想学派的重要论文。类似文章还有《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淮南子·要略》等,但都没很好地概括出各个派别的特点及其优劣。 梁启超评价说“其檃栝一时代学术之全部而综合分析之,用科学的分类法,釐为若干派而比较评骘,自司马谈始也……此六家者,实足以代表当时思想界六大势力圈,谈之提挈,洵能知类而举要矣。” 二、时代思想背景 司马迁说此文写于 “建元元封之间”,也就是武帝初年(前140—110年)。其间社会思想状况: 1.道家和儒家思想在汉初交织在一起,而这时由崇尚黄老之术转向儒术。 2.武帝年少时就钟情于儒术。事实上武帝登基时,儒家在朝廷里虽没得势,在社会上却有相当大的影响。 3.司马谈是典型的黄老道家思想。 黄老道家 黄老道家起源于稷下道家学派。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慎到、田骈等。黄老道家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它从“道”出发,引申出“法”,进而肯定“礼”。表现出对老庄路线的大修改,折中综合的特色明显。老庄从作为自然主义的“道”或“天”出发,反对一切“人为”,但黄老学者硬要给“人为”在现世找到合理性。故司马谈说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刑法之说相为表里,正是黄老之学的主要特征。 跟老庄思想在哲学上的根本区别:黄老思想丢掉了老庄思想中作为合于自然的“道”的“情意我”,开创出礼义刑法思想。 六家排序问题:阴阳儒墨名法道 总体上看,是时间先后顺序 阴阳家在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中,被列为第一家,在《庄子·天下》中,将阴阳家隐约当做道术之源;无论从时间顺序的意义上,还是从思想逻辑的意义上,都无可争议。最早的学问旨在解释“绝地通天”后的天人交通;而天人交通,正是后来阴阳学家的专门课题。 儒家代表的也是一种“绝地天通”后的关于人自身修养的学问。和阴阳家对比,儒家侧重人而已,代表周朝对殷商革故鼎新后的人文精神。 至于后面四家,都可作儒家的反题而出现。墨道可算是对儒家思路的背离,名法则是进一步把儒家的东西深化或者狭隘化的产物。钱穆就根据这样的原理坚决认为老子思想后于孔子思想。 文章结构分析: 省略小序:“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愍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乃论六家之要旨曰:” 第一段(开头至“非所闻也”):从正反两面对六家进行简要评说。 第二段(从“夫阴阳、四时”至“虽百家弗能废也”):对阴阳、儒、墨三家批驳弊病、肯定成就。 第三段(从“法家不别亲疏”至“不可不察也”):批驳法、名两家弊病。 第四段(从“”至文末)推崇道家。 司马谈父子是尊崇道家的? 1、司马谈虽推崇道家,但不以道家取代五家;相反,认为五家之长不可废弃,这种态度与先秦道家剽剥儒墨、绝废礼义的做法有很大的区别。 司马谈以学者的立场总结先秦诸子思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