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经营管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汽大众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 完美的产品,需要完美的工作。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 理陆要奎 用户的愿望高于一切 --汽车的经营宗旨 纷至沓来 回过头来看看中国的汽车工业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六五”计划(1981-1985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此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十分缓慢。1953年,在前苏联的援助下,我国在长春兴建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从无到有;1968年,我国自行设计建造了位于湖北十堰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我国汽车工业有了自主发展的能力;其后,北京、重庆、天津、沈阳等汽车生产基地相继建成。但是,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整体发展水平仍然极为落后:1955年至1985年的30年间,我国用于汽车工业的总投资仅为101亿元人民币;其间汽车工业在全国工业产值中比重最高为2.8%,全国汽车产量总共44万辆,仅占当年世界汽车总产量的0.99%;而且还存在汽车厂商高度分散、规模小、缺重少轻、品种单一等严重缺陷。当时,中国的轿车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除了国家领导人专用的红旗轿车外,称雄中华大地的是上海牌轿车,但是它在几十年中的最高年产量仅为8000辆。毋庸置疑,中国的轿车工业落后了半个多世纪。 因此,改革开放之初,中央作出战略性决策:大力加强汽车工业的发展,并希望以此作为支柱,带动国民经济多个行业的共同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政策措施就是,打开国门,与外国汽车制造厂商合资,用市场换技术。1978年11月9日,邓小平同志在回答轿车项目可不可以搞中外合资经营时,明确表示:“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车也可以嘛!”于是,从1978年开始,机械工业部、各地方政府、各汽车制造厂开始与国外著名汽车厂商商谈在中国合资建厂事宜。中方的努力和中国市场巨大的潜力换来了累累硕果: 1983年1月,北京汽车制造厂率先和美国AMC公司(后为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收购)合资,建立北京吉普车有限公司,开始生产“切诺基”牌轻型越野车。 1983年4月,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宣布,二者将投资5亿马克(合人民币9.85亿元),合资设立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桑塔纳”轿车;双方各占50%股份。 1985年3月,广州汽车厂等单位与法国标致公司投资2亿元,合资成立广州标志汽车公司,中外双方分别占68.6%和31.4%的股份,主要生产“标致”504轻型货车和505轿车。 这三家合资企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此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快车道,世界著名汽车厂商对中国的兴趣也不断增长,不断有新的合资企业诞生: 1986、1987和1992年,庆铃汽车有限公司、北京轻型汽车有限公司和江铃汽车有限公司分别与日本五十铃公司建立了合资关系; 从1988年起,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以许可的形式,支持一汽生产“奥迪”牌高级轿车。1995年,双方开始合资生产; 1991年2月,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中国长春成立,由一汽和德国大众合资,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辆“捷达”轿车,27万台发动机和18万台变速箱; 1992年,东风汽车集团(前身是第二汽车制造厂)与法国标致-雪铁龙公司合资,成立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投资达20亿元,生产“富康”牌家用轿车; 1995年7月,奔驰一举斥资2亿美元,分别兴建生产多功能面包车和“奔驰”客车的南方MPV项目和亚星-奔驰有限公司; 1995年8月9日,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和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与北京旅行车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经营协议,购买北旅法人股4002万股,占北旅汽车总股本的25%,成为最大股东;几乎同时,1995年8月21日,福特汽车公司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购买江铃汽车1364.28万股B股,占总股本的20%,并派员进驻江铃汽车董事会; 此前不久,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厂商--美国通用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和世界最大的汽车电器厂家--德国罗伯特.博世公司也分别在中国建立了数家合资企业。 一枝独秀 但是,只要对这些汽车厂商现在的经营状况稍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轿车生产商中,只有大众公司是赢家,可谓一枝独秀。 从产量看,上海大众生产的桑塔纳和一汽-大众生产的捷达轿车,生产能力分别达到30万辆和15万辆,占中国轿车生产能力的近2/3;一汽-大众的奥迪轿车到1995年底产量就已经超过了10万辆,独占中国高级轿车市场60%以上的市场份额;截止1998年7月1日,桑塔纳轿车的产量累积达109.7万辆,占据了我国轿车工业的半壁河山,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家产量超过百万辆的轿车企业;1997年,上海大众汽车实现销售收入263亿元,连续7年名列中国500家最大外商投资企业榜首,成为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