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团课课件——第讲:共青团的历史团课课件——第一讲:共青团的历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团课第一讲 共青团的历史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一、共青团的诞生 1、五四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社会舞台上开始奏响激越的青春旋律。 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思想武装——马克思主义。 结果:初步胜利 1、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3、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6月28日,中国的留法学生和工人包围了中国代表的寓所,代表被迫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个消息传遍全世界,帝国主义国家大为震动。至此,五四运动所提出的直接目标基本得到了实现。 6月9日和10日,北京政府被迫将章宗祥与曹汝霖等3人免职 拒签和约 被释放学生合影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首先在上海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此后,其他地方的共产主义小组在筹备建党的同时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2、共青团的诞生 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旧址,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 1920年11月,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会议在北京沙滩红楼北大学生会办公室举行 从1921年11月到1922年5月,全国有17个城市建立了地方青年团组织,团员总数达5千多人。 1921年,在上海成立团的临时中央局,在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并选举正式中央机关之前,代行中央职权。1922年1月,临时团中央创办机关报《先驱》。 1922年5月5日-10日,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领导机构,出席大会代表来自15个地方团组织共25名,列席大会的还有两名外国代表和各界人士共1500多人。中共领导人陈独秀、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达林在开幕式上发表了演说。 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旧址广州东堤“东园红楼”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签到表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等6个决议案,并且一致决议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青年共产国际 。团的纲领明确提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共青团的成长 “二大“后,青年团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带领团员和青年参加帮助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和到黄埔军校、农民讲习所学习。黄埔军校第一期的500余名学员中有1/10是青年团员或青年共产党员。由彭湃和毛泽东主持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员全是18至28岁的青年,其中许多人是青年团员或共产党员。 周恩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1923年8月20日至2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大会坚决拥护中共三大所确定的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1923年10月,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中国青年运动的先驱者和导师恽代英在当时是该刊编辑部的主要主持者和撰稿人。《中国青年》周刊同已经停刊的《先驱》在大革命时期成为党、团组织扩大马克思主义宣传和向各种错误思潮展开斗争的主要阵地,并且因此深受广大革命青年的喜爱,被誉之为良师益友。 左为《中国青年》创刊号,中为《中国青年》主编恽代英和肖楚女(右) 共青团三大闭幕不久,以上海的五卅运动为发端的大革命高潮迅速形成,既而席卷全国,一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及封建军阀的斗争拉开了序幕。 “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左)和学生杨得群(中) 在五卅运动和三一八斗争中,烈士们用鲜血教育了全国民众,用革命的武装击溃帝国主义及封建军阀的统治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 “五卅”运动中上海学生的游行队伍 1926年5月,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先行出征。7月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埋葬北洋军阀统治的大决战以摧枯拉朽之势,全面展开。 各地共青团组织带领青年参加北伐军、支持北伐军,用无数光荣的战绩,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谱写了瑰丽的篇章。 北伐工农运输队 北伐军出征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全国人民坚决要求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团中央发出告全国青年书,号召青年起来罢工、罢课、罢市,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全国各地学生代表在南京请愿 1931年被国民党杀害的五位青年左翼作家。上左为柔石,右为殷夫,下左为李求实,中为胡也频,右为冯铿 1931年2月,共青团决定开展以拥军优属,发展生产为主要内容的“共产青年团礼拜六”活动,给共青团留下了光荣传统。 青年们在“共产青年团礼拜六”义务劳动 团中央关于建立“少共国际师”的决定和《红色中华》有关“少共国际师”的消息报道 少共国际师出征宣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