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滴丸剂、膜剂第六讲.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滴丸剂、膜剂第六讲

涂膜剂特点 制备工艺简单,无需特殊的机械设备,使用方便。 * 涂膜剂成膜材料 常用的有聚乙烯醇缩甲乙醛、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124、火棉胶等。增塑剂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 * 思考练习 膜剂常用成膜材料 膜剂制备方法 * Thank you When God shuts a door, he opens another * * ?滴丸剂: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合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成形。 1933年丹麦药厂率先使用滴制法制备了维生素A、D丸,国内则始于1958年并在1977版《中国药典》收载了滴丸剂剂型,到199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滴丸剂已达9种。近年来,合成、半合成基质及固体分散技术的应用使滴丸剂有了迅速的发展,复方丹参滴丸已经开始走向国际医药市场(美国FDA已批准其进行临床试验)。从滴丸剂的组成、制法看,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②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可增加其稳定性;③基质容纳液态药物的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形化,如芸香油滴丸含油可达83.5%;④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如灰黄霉素滴丸有效剂量是细粉(粒径254μm以下)的1/4、微粉(粒径5μm以下)的1/2;⑤发展了耳、眼科用药的新剂型,五官科制剂多为液态或半固态剂型,作用时间不持久,作成滴丸剂可起到延效作用。 * 从滴丸剂的组成、制法看,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②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可增加其稳定性;③基质容纳液态药物的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形化,如芸香油滴丸含油可达83.5%;④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如灰黄霉素滴丸有效剂量是细粉(粒径254μm以下)的1/4、微粉(粒径5μm以下)的1/2;⑤发展了耳、眼科用药的新剂型,五官科制剂多为液态或半固态剂型,作用时间不持久,作成滴丸剂可起到延效作用。 * 基质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类 水溶性基质有:聚乙二醇类(PEG)、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S-40)、硬脂酸钠、甘油明胶、尿素、泊洛沙姆(poloxamer)等; 非水溶性基质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虫蜡、氢化植物油、十八醇(硬脂醇)、十六醇(鲸蜡醇)等。 冷凝液也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类 水溶性冷凝液有水及不同浓度的乙醇,适用于非水溶性基质的滴丸; 非水溶性冷凝液有液状石蜡、二甲基硅油、植物油、汽油或它们的混合物等,适用于水溶性基质的滴丸 。 * 常用基质 ????滴丸剂所用的基质一般具备类似凝胶的不等温溶胶与凝胶的互变性,分为两大类: ????1.水溶性基质 常用的有PEG类,如PEG6000、PEG4000、PEG9300,肥皂类,硬脂酸钠及甘油明胶等。 ????2.脂溶性基质 常用的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虫蜡等。 ?常用冷凝液有:液体石蜡、植物油、二甲基硅油和水等,应根据基质的性质选用。 * ?1.工艺流程与设备 滴制法是指将药物均匀分散在熔融的基质中,再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里,冷凝收缩成丸的方法。一般工艺流程如下: ????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 制备要点 在制备过程中保证滴丸圆整成形、丸重差异合格的关键是:选择适宜基质,确定合适的滴管内外口径,滴制过程中保持恒温,滴制液液压恒定,及时冷凝等。 ????滴丸剂亦规定了重量差异与溶散时限检查,检查方法与中药丸剂略有差异,溶散时限的要求是:普通滴丸应在30min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应在1小时内全部溶 * * 制备要点 在制备过程中保证滴丸圆整成形、丸重差异合格的关键是:选择适宜基质,确定合适的滴管内外口径,滴制过程中保持恒温,滴制液液压恒定,及时冷凝等。 ????滴丸剂亦规定了重量差异与溶散时限检查,检查方法与中药丸剂略有差异,溶散时限的要求是:普通滴丸应在30min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应在1小时内全部溶 * * * * * * * * * 滴丸剂 滴丸剂是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液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滴收缩成球状而制成的制剂。 发展历史: 1933 丹麦首次制成VA、VD丸 1958 国内试制酒石酸锑钾滴丸 1970 我国最早生产的中药滴丸芸香油 1977 我国药典收载滴丸剂型 * 滴丸剂特点 浓缩剂型,药物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