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治维新的作用
明治维新许多人觉得古代中国和古代日本是一样的。其实不然,日本和中国不同。日本和中世纪西方差不多,几乎是真正的封建制国家,将军,大名,诸侯割据一方,天皇有名无实。中国不叫封建制度,应该叫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国家,自我改造的能力是很弱的,阻力是很大的。另外,明治维新,王政复古,德川幕府被迫交出大权,天皇掌权。说白了,明治维新,天皇是要别人的命。明治政府的岩仓使团:主要成员: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伊藤博文、山口尚方。维新三杰中的两人,第一任内阁首相,如果再加上西乡,这就是日本的最高层了,说是日本的命脉所在也不为过。岩仓使团于1871年12月23日从横滨启航,总共访问了欧美12个国家,历时l年零10个月。明治政府是什么时候统一日本的呢?1869年箱根之战才结束。也就是说建立新政府一年多后,日本大员就悉数外出,只留下西乡隆盛看家。教科书可能只是一笔带过,但仔细想想日本的那种魄力。就好比新中国建立第二年,大团结上的五个人就出去了四个,还在国外待了快两年。毛主席到苏联去了两个月就顶天了,这是要冒极高的风险的,我觉得除了日本,没有第二个国家敢这么豁出命去搞改革。其实明治维新能成功,和西方资本支持分不开。“明治政府成立之初,伊藤博文任大藏省少辅,第一件事就是力排众议,向英商借款100万镑,修筑东京至横滨间的铁路。到甲午时期日本借款约5000万两白银,而整个北洋舰队的军舰造价才2000万两,这样的资本介入,对于日本开始维新时这样的小国穷国,是没有偿还担保的,而且日本借债的主要投入方向是在军事方面,只有战争胜利才有收回本息的可能,而日本能够用兵的地方傻瓜都可以看得明白,而中国至甲午战前,清政府共借外债45笔,折合库平银4626万余两。这些外债战前已基本还清,从80 年代中期算起,清政府每年支付外债的本息,一般都占财政总支出的3-6%,占海关税收的12-20%。中国是基本没有外债不依靠国际金融资本生存的,而清 政府本身财政紧张,战前李鸿章要求拨付300万两的战争经费,实际到位只有18万两, 相比之下甲午战争中,日本募集的公债达11,680万日元,而各国认购的公债就达到966万又4900英镑。所以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获胜,关键就是国际 金融资本的支持,这样的巨款借给日本,等于就是国际金融资本已经完全押宝日本胜利,如果日本失败,这些借款和债券就将全部变成垃圾债券甚至废纸。国际资本的操作实际上决定了世界列强的态度和中日战争的结局,也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两国迥然不同的发展态势。”由此可见,没有列强和国际金融资本的支持,日本根本没有经济发展的“第一桶金”。欧美列强资本的态度也确实决定了甲午的胜负。进而决定了中日两国20世纪前半段的命运。至于说为何对中日如此厚此薄彼?这个说法就很多了。比如说日本的国情使得其就算发展到极致,也至多是列强之一而已。而中国,则是不论兴衰,都是世界目光的主要聚焦地。再考虑到整个19世纪后半段,中国上下的主流民意对西方都是敌意为主的,而西方列强也很清楚,如果直接与中国对抗或者管辖如此巨大的人口,都会显得得不偿失。所以,一个贴近中国并且敌视中国的日本就是合乎买卖的主意了。之后,日俄战争,日本在西方兜售战争公债的数字更是惊人,直到二战爆发还没还完呢。到现在日本国内还有史学家认为日俄战争是英国利用日本遏制俄罗斯在远东的扩张。而日后,一旦日本做大,有了吞并中国,整合东亚大陆所有人口和资源的机会。马上,西方的态度就变了。二战之后,西方的态度又变了一次。这也是比较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另外一个角度。从其他角度剖析日本的明治维新:一、皇权日本明治维新的实质是重新确立了皇权的唯一性,也就是完成了中央集权,而任何一个新兴政权的特点都是新政策能够更为方便的推行。而中央集权的任务中国早在秦朝就已经完成,皇权在几千年的历程中基本稳定没有太大变化,进行新政变革的内生动力较小。二、外部环境日本的弹丸之地在被西方进入的时候基本被忽略了,因为日本本地没有太多资源值得掠夺,而中国不同广袤的资源与巨大的市场都成为西方垂涎的目标,受到外力的影响较大。三、变革思路明治维新的逻辑在于日本看见了自身的弱点,并且帮助明治天皇获得皇权的中坚力量皆为年轻有志青年,也就是非既得利益者,内在动力和外部学习机会十足。洋务运动的更多的是政府官员为了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而发起的革新运动。中央集权已经不能成为变革的动力,因为政治集团中的既得利益者势力大的超乎想象。清政府不愿动筋骨而只学皮毛,日本则是内外皆新。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四、失败的定论洋务运动就结果而言其实不算失败,至少在中国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尽管很弱。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明治维新最后能够成功与《马关条约》清廷的3亿两白银的赔款不无关系。五、文化思路的差异日本长期处于学习者的姿态是全国不会有引进西方思想就会让日本不能成为日本的担忧。学习先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