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伏岩煤业毕业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伏岩煤业毕业设计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伏岩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九月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2 第一节 井田概况 2 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 3 第三节 煤层的埋藏特征 11 第二章 井田境界及储量 16 第一节 井田境界 16 第二节 地质储量的计算 16 第三节 可采储量的计算 18 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 20 第一节 矿井工作制度 20 第二节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0 第四章 井田开拓方式 22 第五章 矿井基本巷道 27 第一节 井筒与大巷 27 第二节 井底车场 30 第六章 采煤方法 32 第一节 采(盘)区地质条件与选定的采煤方法 32 第二节 确定采(盘)区巷道布置和要素 34 第三节 回采工艺与劳动组织 36 第七章 井下运输与提升 43 第一节 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 43 第二节 运输设备 44 第三节 矿井提升 48 第八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 50 第一节 风量的计算 50 第二节 矿井通风系统和风量分配 50 第三节 矿井负压、等积孔和扇风机 51 第四节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52 第九章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1 前 言 一、概况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伏岩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北西约18km处的芹池镇阳陵村西,隶属山西阳城阳泰集团,行政区划隶属阳城县芹池镇管辖。 为了进一步规范煤炭市场、保证煤矿安全可持续发展,使煤炭企业走向集团化、综合机械化,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也为减少煤炭资源浪费,山西省开始煤炭资源整合行动,其中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42号文批复本矿为单独保留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0kt/a。 二、设计指导思想 在保证矿井设计规模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环节,因地制宜选择生产工艺,系统设计简单实用,设备选型先进合理。力争通过精心设计和科学管理,将该矿井建设成规模合理、安全条件好、机械化装备水平高,见效快、效益好、符合煤矿发展趋势的新型矿井。 三、设计主要特点 1、矿井以一井一区一面达到900kt/a设计生产能力要求。 2、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实现了煤炭的连续运输;辅助运输采用调度绞车牵引矿车运输。 3、采煤工艺一采区采用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法外,其他均采用分层综采采煤方法。 4、井下巷道均沿煤层布置,有利于进一步探明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情况。 5、充分利用了现有井筒、井巷和机电设备。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0kt/a,矿井总服务年限18.7a。 2、井田开拓方式:斜井开拓。 3、矿井以+589m一水平开拓开采全井田3号煤层,以一个综采采煤工作面、两个综掘掘进工作面保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正常生产接替。 4、井下掘进矸石量1kt/a,矿井矸石由矿车提至地面。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 井田概况 一、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本井田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北西约18km处的芹池镇阳陵村西。 井田范围地理位置坐标为: 北纬:35°36′33″~35°38′10″, 东经:112°17′30″~112°19′01″。 井田南侧1km有芹(池)―张(村)公路通过,该公路向东2km与晋(城)―韩(城)公路相接。井田距侯(马)―月(山)铁路沁水站直距14km,该铁路西连南同蒲铁路,东接太焦铁路,交通十分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 二、矿区工农业生产建设概况 阳城县经济以农业、煤炭、炼铁为主。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达2844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国民生产总值17000万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137元/人,居民总消费水平2360元/人,农业居民总消费水平1630元/人,非农业居民总消费水平2540元/人。 三、矿区电力供应基本情况 在矿井工业场地设10kV变电所。两回路10kV供电电源分别引羊泉35kV变电站和武甲110kV变电站。 当一回线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线路能担负矿井全部用电负荷。 四、矿区水文简况 井田内无较大河流分布,仅有一微小溪流,从北向南流入井田南界外1km处的芦苇河,然后由西向东经芹池、町店于八甲口汇入沁河,属沁河水系。溪流均为季节性河流,水量不大,尤其旱季水量甚微,甚至干枯。 五、矿区地形与气象 1、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太行山和中条山结合部位,属低山区,沟谷及山梁发育,地形切割剧烈,井田内有四条北西冲沟及相间分布的山梁。地势北部高,东部及南部低,最高点为北西部的山梁,海拔1005m,最低为井田南界的沟底,海拔742m,相对高差236m。 2、气象 本区属东亚季风区温暖半湿润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多风,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据阳城县气象站资料,全年平均气温为11.7℃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